课件编号6954796

苏教版物理中考复习资料,补习资料(含知识讲解,巩固练习)12总复习:重力 弹力 摩擦力(基础)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2005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教版,摩擦力,弹力,重力,复习,巩固
  • cover
中考总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基础) 【考纲要求】 1、掌握力的初步概念,理解力的三要素,掌握力的示意图; 2、会正确使用弹簧秤;会用弹簧秤测力的大小; 3、知道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方向; 4、知道静摩擦力和滚动摩擦,理解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度的关系。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力 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要点诠释:   (1)从字面上看“物体对物体”说明有力的存在时,至少需要两个物体,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这就是力的物质性。“对”字前面的物体,我们常把它叫施力物体(因为它施加了力),“对”字后面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受力物体。有力存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例如:人推车,人对小车施加了力,小车受到了力,所以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2)物体间只有发生相互作用时才会有力,若只有物体,没有作用,也不会有力。   例如:人踢球,使球在草坪上滚动,人踢球时,人对球施加了力,人是施力物体,球是受力物体,当球离脚之后,人不再对球施力,球也就不再受踢力。 2、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要点诠释: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三种情况:   ①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例如:刚驶出站台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②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例如:匀速行驶的汽车拐弯了。   ③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改变。例如,向斜上方抛出的铅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发生变化。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例如用力捏橡皮泥,使橡皮泥变成各种形状;用力拉弓,使弓张开;将尺变弯等。都是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符号和单位   ①在物理学中,用字母“F”表示力,为了区分不同作用或性质的力,还常常用其他字母表示力,如重力—G。   ②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2)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效果的关系,可采用控制变量法。 (3)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粗略地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这样的图就叫做力的示意图。   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①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②确定力的方向并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③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并在旁边标出力的符号。 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即施力的物体同时也受力。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且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要点诠释: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一定有另外的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只要有力的作用,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2)力的相互性。任何物体之间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力。因此,同一物体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的。   例如:人踢球,人是施力物体,球是受力物体;同时人感到脚疼,球是施力物体,脚是受力物体。这样的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考点二、重力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符号:G。 要点诠释: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不论它是运动还是静止,不论它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如在上升过程中的氢气球仍受重力。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被研究物体本身。 1、重力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