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981498

1.3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共35张PPT)

日期:2024-05-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181779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解决,环境,题的,基本,思想,35张
  • cover
(课件网) 1.3 解决 环境问题 基本思想 的 高二地理 张文娟 XUE XI MU BIAO 学习目标 1.理解环境观的概念、主要功能及传统环境观与新环境观的区别。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本内容和基本思想。 一种新的环境观 一 一.一种新的环境观 1.环境观: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就是人类的环境观,也称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 它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并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 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演变 釆猎文明时期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增强,环境趋于恶化。 全球商业性捕鱼“简史”说明 人类向自然环境无休止地索取资源造成资源短缺乃至枯竭。 ———传统的环境观 导入 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 20世纪70年代开始, 逐渐形成 可持续发展观 新的环境观 以求达到环境与发展双赢! 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新的环境观 “天人合一”、“人地归一” 封山育林 新旧两种不同的环境观 传统环境观: 人地对立 表现:人定胜天!征服自然! 新环境观 天人合一、人地归一 表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新的环境观与传统环境观的比较 环境观 核心思想 行为表现 行为后果 征服自然人地对立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从环境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源,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物。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人地相互平衡与协调, “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 人们正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尊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认真研究、谨慎而合理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传统环 境观 新的环境观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封山育林、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使自然资源休养生息,以保永续利用的主张和法令。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进之长。———《逸周书·大禹篇》 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首时》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德经》 古人的环境观是怎样的,古人怎样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的?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中蕴含着“人地归一”、“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精华。 联合国召开有关环境与发展大会,各国领导人和科学家共同探讨这个问题,认同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最先是在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含义:一:发展,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 二:可持续: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 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1)鼓励经济增长; (2)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 良好的生态环境; (3)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基本思想: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原则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如何从生态、经济、社会的角度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完成下表: 内容 地位 目标 生态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 相协调 经济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 、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 和文明消费 社会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承载力 质量 清洁生产 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差异 ? 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