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006923

第7课 强化中央集权的北宋政治 同步练习(解析版)

日期:2024-04-2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4443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7课,强化,中央集权,北宋,政治,同步
  • cover
第7课强化中央集权的北宋政治 同步练习(解析版) 1.历史上“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关 A.赵匡胤 B.李隆基 C.李世民 D.朱温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去年热播电视剧,剧中女主角盛明兰的父亲盛宏最初是在扬州做官,其职责是与守臣共同签书以裁决兵民、户口、赋役等事,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由此可知盛宏所任官职是 A.枢密使 B.通判 C.转运使 D.市舶使 3.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在地方采取的措施是 A.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B.发展科举制 C.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 D.与辽议和 4.下图中是宋朝的一位皇帝用这种办法解除了一些大将和节度使的权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他是(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高宗 5.唐朝末年以来,武将拥兵自重,致政权更迭、战乱不休。宋太祖接受这一历史教训,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B.禁军将领有领兵之权却无发兵之权 C.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D.设通判节制武将 6.宋初用“分化事权”方法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下列体现这一方法的措施是 ①在中央,宰相之下设若干副相 ②地方知州三年一轮换 ③地方上设置通判一职 ④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宋初的大将曹翰有诗云“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下列关于宋代“重文轻武”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目的是防止武将专横跋扈,但轻视军队 B.文臣统兵,军队战斗力削弱 C.使宋代读书风气浓厚,社会文化素养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D.造就了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8.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发展科举制。当时最受欢迎的科目是(? ?) A.进士 B.明经 C.明法 D.明字 9.唐朝灭亡之后,形成五代十国,当时战乱不止,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是( ) A.后梁 B.后周 C.南宋 D.北宋 10.“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A.西汉的刺史 B.唐朝的刑部 C.北宋的通判 D.明朝的厂卫 11.宋太祖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宰相权力 B.防止武将专横跋扈 C.分散知州权力 D.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12.湖州安定书院是传授湖学的重要场所,是为纪念胡瑗(安定先生)而建。它的创立主要与当时朝廷推行的崇文抑武策略有关。据此推断,湖州安定书院最有可能出现于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清朝 1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宋太祖)一日召见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生灵涂地,其故何哉?吾欲息兵定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1)根据材料分析,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在材料中找出赵普给宋太祖提出的解决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的具体做法。 (3)通过以上措施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宋]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一 (1)赵普认为五代时期政权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宋太祖 “收其精兵”,关联的历史故事是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