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061997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玩镜子》 青岛版

日期:2025-10-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79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玩镜子,青岛
  • cover
12.《玩镜子》教学设计 刘娜 【教材分析】 《玩镜子》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教学是光是怎样传播的延续,研究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传播的特点,通过观察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的现象,及探究我们怎样看到物体,认识光的反射规律,然后通过交流探讨,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让学生交流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镜子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并提示学生准备平面镜等,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学生分别玩镜子与玩各种各样的镜子,通过认真观察思考,认识光的反射;第三部分自由活动,在经历探究实验和交流活动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找一找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第四部分拓展活动,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好奇心,做个万花筒,加深对光的反射原理的理解与认识。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思维导航明确学生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 【学生分析】 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是熟悉的,学生们经常玩这种游戏,用一块小镜子或者金属的文具盒在太阳下活动,把反射的光投射到天花板上或其它物体上。但是学生对光的反射规律、我们看到物体的条件等问题没有进行进一步思考、探究。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四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猜想、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等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2.知道我们看到物体的条件是:物体能发光、有光且物体反射光。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光的反射。 2.能够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认识我们看到物体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对光的反射规律表现出探究兴趣。 2.愿意沟通交流,能够在光的反射实验中,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尊证证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平面镜。 教师准备:课件、记录单。 [PPT 2 出示]平面镜图片,及课前活动要求:观察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PPT 3 出示]辛弃疾的《生查子·独游雨岩》,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这首古诗中的美景,并思考在哪里还见过类似的美景?其中包含什么科学原理? 2.学生回答。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板书课题:2.光的反射。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PPT 4 出示]光照在镜子上,传播方向有什么变化? 1.[PPT 5 出示]利用一个平面镜进行光的反射实验活动场景图片:在教室里学生手持一个平面镜,将阳光通过平面镜反射到教室的天花板上。 2.开展实验,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 [PPT 6 出示]一个平面镜将阳光反射到教室天花板上的光的的传播路线图。 4.[PPT 7 出示]利用两个平面镜进行光的反射实验活动场景图片:在教室里两个学生分别拿着一个平面镜,将阳光通过第一个平面镜反射到第二个平面镜上,又通过第二个平面镜反射到教室的墙壁上。 5.开展实验,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 [PPT 8 出示]通过两个平面镜将阳光反射到教室的墙壁上的光的的传播路线图。 7.师生总结光的反射规律。 [PPT 9 出示]发生光的反射现象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活动二:[PPT 10 出示]在什么条件下能看到物体? 1.[PPT 11 出示]在黑暗与明亮环境中观察物体实验及思维导航,引导学生探究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条件。 2.开展实验,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 [PPT 12 出示]我们看到物体时的光的的传播路线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