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龙》教学设计 学校: 南关岭小学 姓名:高铭泽 【教材分析】 《舞龙》是一首以打击乐器为主,兼有吹奏乐器的民间乐曲。乐曲情绪激昂,节奏鲜明。通过各种节奏以及力度、速度的变化,表现了节日里人们舞龙时的欢庆场面。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感受舞龙欢快热闹的场面以及人们喜悦的心情,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 2、在聆听乐曲的活动中,能听辨其中的主要打击乐器,并通过动作声势模仿,掌握大鼓、堂鼓、小钹、小锣的演奏方法,并能编创节奏进行表现。 3、能编创动作随音乐表现舞龙的场景,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舞龙欢快热闹的场面以及人们喜悦的心情。 难点:听辨打击乐器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片段伴奏。 【教具】 多媒体、大鼓、堂鼓、小钹、小锣 【教学过程】 一、聆听导入 1、 听音乐《舞龙》片段 师:通过聆听音乐,你能联想到什么? 生: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都是非常热闹的场面,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的这首作品就是表现人们在节日里欢庆的场面,作品的名字叫《舞龙》。 介绍舞龙 师:同学们有了解舞龙的吗?给我们介绍一下。 生:介绍 师:总结。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一种中国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人们古时候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现在每逢喜庆节日或重大节日的时候,人们都会舞龙。舞龙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师:接下来和老师一起欣赏舞龙的视频,看看舞龙时,龙都有哪些形态各异的姿势? 生:观看视频,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和观看舞龙的视频,让学生对舞龙这项活动有直观的感受,为后面的乐曲欣赏作铺垫。) 三、聆听打击乐器 师:你们说的都很好,视频中的龙时而卷曲盘旋,时而舒展挺拔。下面就和老师一起走进音乐,听一听音乐中都表现龙的哪些形象? 生:回答 师:出现了哪些乐器? 生:鼓、锣、笛子.... 师:出示乐器图片。乐曲一首以锣、鼓等打击乐器为主,兼有吹奏乐器的民间乐曲。 你知道乐曲的演奏形式是怎样的?他们是单独出现的吗? 生:不是,一起演奏。 师:很对,像这样的作品我们叫它民族打击乐器合奏曲。 师:接下来,就和老师一起来学一学这些乐曲吧。你能用声音和动作模仿一下大鼓的声音和演奏方法吗? 生:模仿。“咚” 师:介绍大鼓的演奏方法。 师:很好,你能用声音和动作模仿一下堂鼓的声音和演奏方法吗? 生:模仿。“咚” 师:介绍堂鼓的演奏方法。在我国传统器乐及戏曲里面,都有自己独有的打击乐记谱方法,这种方法叫做锣鼓经。在锣鼓经中堂鼓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叫做“隆咚”。 师:小钹“呛”,小锣“台”。 师:我们学习了这四中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接下来,老师要考一考你的小耳朵,你能在乐曲中听出哪些节奏? 生:聆听,师出示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打击乐器,让学生明确乐曲中出现了哪些乐曲,并进行尝试演奏,掌握乐器中各乐器的节奏特点。) 编创节奏、打击乐器合奏 师:同学们听了这么多节奏型,老师根据你听到的节奏,为堂鼓和小钹编创了一条节奏,你能表现一下吗? 师:领读:隆咚隆咚呛,隆咚隆咚呛,隆咚隆咚,隆咚咚呛。 师生共同该表现。堂鼓拍腿,小钹拍手 师:找学生到前面来表现。 师:下面老师就将我们这段节奏加入到乐曲中,为乐曲伴奏。先听一听老师是怎么做的。 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师:之前同学们听到了很多的节奏型,下面老师把演奏的权利交给你,请你用我们根据老师出示的节奏,为大鼓和小锣编创一段节奏,与堂鼓和小钹互相配合。 生:编创 师:我们学习了四种打击乐器,下面就让我们进行一次打击乐器的合奏练习吧。 (教师找四名同学进行大鼓、堂鼓、小钹、小锣的合奏练习。) 师:除了我们刚刚的演奏,乐曲里面还有一种很特殊的演奏方法,请你听一听,音乐有什么特点?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