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066710

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二节 排泄 尿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842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少儿,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
  • cover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难点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学生要学好本节课的前提是已经掌握肾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知识,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学生在学习肾脏的结构的时候,学生会学习到排泄的定义,以及排泄的方式。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会用视频、插图、活动的方式来解决。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讲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过程以及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排尿的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通过对血浆、原尿和尿液的主要成分的数据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泌尿系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泌尿系统卫生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尿液的形成过程。 难点: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重点就是尿液的形成过程,难点就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学生没有感性上的认识,比如书本的尿液形成示意图,它只是一个静态的,理解起来较困难,新旧知识联系特别紧密,必须在学好血液循环路线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掌握。运用观察、资料分析和交流讨论的方法以及与多媒体配合完成,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1)主要通过观察尿毒症患者的渗透性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出本节课的内容尿液的形成与排出。 (2)运用观察、资料分析、交流讨论的方法以及与多媒体配合共同完成。 (3)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结合教师的层层引导以及绘图和复述的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 (1)观察尿毒症患者的透析视频,引导出进行思考,尿液如何形成和排出的 (2)通过观察尿液形成示意图,完成导学案的第一部分内容, (3)初步得出尿液源于什么,在哪里形成的,如何形成的。 (4)活动一,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再通过血液和原尿成分的对比,了解滤过作用能通过的是什么,不能通过的是什么, (5)活动二,通过原尿和尿液的主要成分对比,了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6)完成导学案的第二大部分,理解尿液如果排出体外的 (7)完成导学案的第三大部分,理解排尿的意义 教学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播放尿毒症的肾透析视频,之后,让学生回忆肾脏的功能 新授 尿液的形成 尿液是如何在肾脏形成并又是怎么排出呢,指导学生观看书本的尿液的形成示意图 学生回答尿液形成示意图的结构和物质 学生描述血液流过肾脏的路径 让学生回答三个问题 尿源于什么? 尿在哪里形成? 尿液怎么形成的?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活动一 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活动开展之前,需要学生回答血液中的成分 活动内容:矿泉水瓶代表血管,里面的物种代表血液中的成分。矿泉水瓶有孔,利于实现滤过作用让矿泉水瓶倾斜,使里面的小球由一端滚 向另一端(模拟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滤过的小球用烧杯收集。 学生完成实验,写出实验结构 学生对比血液与原尿主要成分发现,说出肾小球的滤过作就不能通过的是什么 活动二 让学生完成导学案 结合61页表格说出原尿和尿液中的成分 让学生回忆营养物质有哪些 说出原尿中有哪些营养物质 人每天大约形成150L原尿,1.5L尿液,对比表格中水、无机盐的浓度,计算出人每天原尿、尿液中水和无机盐的量,通过水、无机盐的含量比较,大家想到什么? 总结尿液的形成的过程 Flash动画让学生观察尿液的形成 二 、尿液的排出 1、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三、排尿的意义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 学生回答:形成尿液的场所 学生完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