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084557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北京专版 第十单元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课件+试题)

日期:2024-05-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9876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1版,试题,课件,过渡,会的,社会主义
    课件19张PPT。第十单元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历史 北京专用单元概览 一、时空定位 二、阶段特征   过渡时期,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 成这一时期。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 渡的时期。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与外交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民主政治建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 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意义:新中国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①????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新中国的成立是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考点清单基础梳理易错辨析????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提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 义革命的结束。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1949年9月,北平。2.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1)发展: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 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2)新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③“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创立原因:“共同纲领”的规定;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4年9月,北京。 (1)内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体现了⑤????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⑥????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意义: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 政治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目的: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 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管 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 治县。 3.建立过程 (1)“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 域自治”。(2)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来,新中国共成立了五个自治区、一百多 个自治州、自治县(旗)。 4.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 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维护民族 团结、巩固国家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奠定了基础。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背景: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 特点。2.内容 (1)⑦“????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 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2)⑧“????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然后再考虑与西 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3)“一边倒”: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3.第一次建交热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