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节课的内容。本课的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进一步观察岩石 在第一课初步了解到岩石的外部特征后,本课通过对几种常见岩石的观察和识别,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观察岩石的方法。观察活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指导学生学习新的观察方法;二是引导学生关注岩石的本质特征,比如结构、构造等。 第二部分:怎样识别它们 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在对岩石分别分项观察的基础上,综合概括不同编号的岩石分别具有哪些特征:二是通过阅读教科书第68的资料,对照识别这些岩石分属什么种类,并说说理由。课文还介绍了另外一种识别方法,即根据岩石颗粒的大小和结构鉴别岩石种类。这两种方法重点让学生学习掌握前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尝试一种全新的流程图式的鉴别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探究能力。但是考虑到此鉴别方法复杂难懂,时间也不充足,故将其删除。 二、学情分析 岩石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既熟悉又陌生,山坡上、溪沟里、小路边、海边到处可见,但是很少有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去关注它们,如: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如何进行识别,它们从哪里来,怎么形成的,有什么用途等……特别是本课的教学内容,开始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甚至专业的角度引领学生认识岩石,要求学生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常见的岩石,并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虽然上节课的研究活动为本课的观察探究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但是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极大难度的。所以,教学中,我尽量辅以真实的感性认识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并从观察方法和观察内容做了精心的指导,使学生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增进对地球宝贵资源———岩石的进一步认识。 三、 设计理念 我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已有的实验经验和科学水平进行教学设计。经历探索六种常见岩石的特征过程,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制定实验方案,在提高对岩石的认识的基础上渗透严谨的科学推理实验,能利用原知上的认识冲突通过观察试验和讨论来获得记忆更加深刻的知识,让学生在充满好奇的石头世界中充分展开科学地探究科学的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构建队页岩、砂岩、石灰岩、砾岩、大理岩、花岗岩外表特征的感知,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科学方法探究岩石的物理性质,从而形成科学概念。并利用实际生活和生产让学生充分理解岩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位置。这一活动既引出学生借助课堂热爱大自然的兴趣,崇尚科学的品质,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 四、 教学目标 1.认识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等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点。 2.观察、描述、记录几种常见岩石的结构和构造,并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五、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岩石的特征 教学难点: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的种类 六、教学准备 岩石标本、放大镜、铁钉、稀盐酸、记录单 七、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揭示课题 PPT展示岩石图片,直接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直接用一组岩石的照片开门见山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省时高效。) (二)进一步观察岩石 1.提问: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观察这些岩石呢?那我们可以观察它们的什么特点呢? 2.展示图片,认识岩石的结构:颗粒大小、颗粒结构,同时引出观察岩石颗粒结构的方法———用铁钉刻划 3.展示图片,认识岩石的构造:层理、斑点、条纹、生物痕迹 (设计意图:本课观察是一个重点,学生对观察的内容与方法都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观察前没做有效指导,学生在观察时会无目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