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改革开放时代; 2、十二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3、十二届三中全会: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进一步提出要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 4、十三大: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里,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 党的上述一系列决策反映了怎样的特点? 始终在探索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步子不大,没有跨越计划为主的框架。 改革第一阶段(1978-1992) 一、历史性的跨越 (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一)、背景: 材料:1989年世界政治大地震    东欧剧变: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事件以1991年苏联解体告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创。 问题:世界在变,中国会不会变?!要不要变?!我们能否独善其身?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南巡讲话 艰巨性、严重性  88岁老人“变”与“不变”的思考给予我们的启示 读懂小平: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使命感。 一、历史性的跨越(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一)、背景 1、国际风云变幻: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严重打击; 80年代末,社会上掀起一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自由化分子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活动。在此影响下, 1989年4月初,北京一些高校的青年学生针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形成学潮。……极少数人自由化分子却利用这个机,……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活动。在他们的煽动下,首都及地方一些高校的学生大批涌上街头举行游行活动,西安、长沙等地的一些不法分子趁机进行了打、砸、抢、烧,学潮迅速发展成为动乱。……这场政治风波破坏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秩序,扰乱了正常的经济建设进程,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 ———中共党史上的80件大事 材料: 1979年后,中国实行原材料价格改革,许多产品的国家统配价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抬高;而另一方面,国家也允许企业超计划自销产品,可按市场价格出售。这就形成了“双重价格”,也就是所谓的价格“双轨制”(国家统配价和市场价同时并存)。一些人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价格差别,在市场上倒买倒卖有关商品进行牟利,被人们戏称为“倒爷”。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倒爷”一度盛行于全国各地。 ———百度百科 探究:从“倒爷”现象体现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体制有何特点? 计划与市场双重调节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获取信息,探究问题 一、历史性的跨越 (一)、背景 1、国际风云变幻: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严重打击;苏东剧变后,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 2、国内政治经济出现低谷:信仰危机、外商撤资、改革停滞。 3、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一、历史性的跨越 (二)、标志: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 1、邓小平南方谈话 1992年春,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讲话。 (1)内 容: ①关于党的基本路线 ②关于改革开放的步伐 ③关于判断实践的标准 ④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⑤关于社会主义本质 ⑥关于发展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判断实践的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