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107204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 课件(共42张)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25625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
  • cover
(课件网) 王昌龄 《从军行》 陆 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杜 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古诗三首 第9课 第一课时 王昌龄(698—757),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中过进士,做过官。擅长写七言绝句,以边塞诗著名。 介绍作者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读古诗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读古诗 晓诗意 指祁连山,终年积雪。 指青海湖 指铠甲。 ﹒ 磨穿 青海长云暗雪山 品古诗 沉重压抑 首句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 孤城遥望玉门关 品古诗   他们征戍在边疆前沿,回望祖国,只见玉门关一座孤城。 思念家乡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烘托边塞战场环境的苍凉荒芜。 品古诗 黄沙百战穿金甲 “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 品古诗 “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 “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 不破楼兰终不还 品古诗   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豪壮誓言 悟诗情 课后收集王昌龄《从军行》的其他几首小诗,然后读一读、背一背。 拓展延伸 第二课时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出生第二年适逢靖康之乱,随父离开中原南下,少年时就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中年入蜀抗金。在仕途中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几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职,隐居山阴,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介绍作者 陆游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攻入宋朝首都汴州,北宋灭亡,中原大好河山陷入敌手,侵略者在我中原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数的中华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临安称帝,统治着江南一小块江山,在苟延残喘的日子里根本不思进取,收复失地,继续过花天酒地的日子。而此时年过六旬的诗人陆游面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怎能不痛哭流泪、痛断肝肠呢? 写作背景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感想、感受、感慨 解诗题 篱:篱笆,用竹子、树枝等编成的围墙。 河:黄河。 仞:古代长度单位,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五千仞,形容山非常高。 岳:西岳华山。 摩:触摸。 遗民:沦陷在金人占领地区的宋朝百姓氏。 胡尘:胡(金)人兵马践踏扬起的尘土。 王师:南宋军队。 晓诗意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翻滚,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直插云霄。 晓诗意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北方沦陷区的老百姓在金兵统治下受尽折磨,眼泪都哭干了。他们一年又一年地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失地,解救他们。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黄河 悟诗情 ~~~~ 华山 山河壮丽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悟诗情 悲凉、悲伤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金兵横行   遗民的绝望和诗人的悲愤。 ≈≈≈ 一年又一年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拓展延伸 汴梁,曾经是北宋的都城,是当时历史上最发达、最繁荣的一个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曾以《清明上河图》生动地再现了汴梁的繁华与富裕:风景如画、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人往……但是这一切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从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被俘成为阶下囚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萧条,人民流离失所。汴州失守了,中原沦陷了,可是那些达官贵人又在杭州建起了自己的小朝廷,他们过上了暖风袭人、昏昏欲醉的日子。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介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