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117928

17跳水 课件 (共34张)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33569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跳水,课件,34张
  • cover
(课件网) 17 跳水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字。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 话讲讲这个故事。 3、学习船长急中生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思 维方法。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他的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作者简介 我会写 sōu 客艘 海艘 龙艘 艘 我会写 háng 航行 开航 起航 航 我会写 sì 放肆 肆意 肆虐 肆 我会写 mào 帽子 军帽 高帽 帽 我会写 wéi 桅杆 船桅 桅楼 桅 我会写 sī 撕咬 撕裂 撕开 撕 我会写 dòu 逗留 逗笑 逗号 逗 我会写 hǔ 吓唬 唬人 唬弄 唬 我会写 gōu 钩子 上钩 金钩 钩 我会写 niǔ 别扭 扭动 扭开 扭 我会写 liě 咧嘴 咋咧 咧开 咧 我会写 cāng 船舱 货舱 舱位 舱 我会写 ōu 海鸥 水鸥 信鸥 鸥 我会写 miáo 瞄准 瞄球 抛瞄 瞄 我会认 肆 桅 撕 sì wéi sī 唬 hǔ 我会认 龇 咧 瞄 zī liě miáo 跳水 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风平浪静”写出了当时的天气很好,“都在甲板上”写出了水手们的悠闲状态,为下文拿猴子取乐做铺垫。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wéi)杆。 “跳、摘、戴、爬”一系列动词写出了猴子的放肆与灵活。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sī),好像故意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猴子的举动激怒了孩子,水手们的笑声又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所以孩子“气得脸都红了” “脱、爬、追、攀、夺”写出了孩子的灵活,但猴子比孩子更灵活,一步步将孩子引上最危险的桅杆顶端。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zī)牙咧(liě)嘴做着怪样。 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摇摇晃晃”表明了当时的情形十分危险。 “气急了”是孩子失去理智、忽略危险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说明水手们对孩子遇到生命危险的担心和害怕,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孩子已处于难以挽救的危险境界。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miáo)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读了这段话,你觉得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是一个机智勇敢、沉着果断的人,也是一位慈爱的父亲。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