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竹馆里》 — 王维 《水调歌头》 — 苏轼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 李白 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 — 张九龄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的指令长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上踏上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 1994年,美国向月球发射了一个探测器“克莱门丁”号。 中国国家航天局启动第一个探月工程,亦称嫦娥工程。 美国向月球发射了一个探测器“克莱门丁”号。发现在月球南极的低洼地区,有以冰的形式存在的水。 2003年 1994年 1969年 苏联发射的“月球1号”飞船飞到月球附近,进行绕月飞行,开始了人类对月球的考察。 1959年 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的指令长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上踏上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 1994年,美国向月球发射了一个探测器“克莱门丁”号。 中国国家航天局启动第一个探月工程,亦称嫦娥工程。 美国向月球发射了一个探测器“克莱门丁”号。发现在月球南极的低洼地区,有以冰的形式存在的水。 2003年 1994年 1969年 苏联发射的“月球1号”飞船飞到月球附近,进行绕月飞行,开始了人类对月球的考察。 1959年 绕 落 回 中国探月工程 2 1 3 嫦娥工程 卫星发射基地 。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左右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11月5日绕月成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撞向月球预定地点 。 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二号完成了一系列工程与科学目标,获得了分辨率优于10米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月球物质成分分布图等资料。 嫦娥三号探测器12月2日1:30分在西昌成功发射,12月14日21时12分成功落月,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第一步———绕月飞行 第二步———登月 第三步———建立月球基地 探月三步走 为什么要建立月球基地?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向太空扩展生存空间的首选地。 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 了解 分析 研究 绘制 月球基地应该具备的基本生命保障条件 分析人类可以开发的月球资源 人类目前在生物圈研究领域的成就 探讨可用于发展月球基地的月球资源 分析月球基地的基本功能,绘制基地构想图 了解 分析 研究 绘制 月球基地应该具备的基本生命保障条件 分析人类可以开发的月球资源 人类目前在生物圈研究领域的成就 探讨可用于发展月球基地的月球资源 分析月球基地的基本功能,绘制基地构想图 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 月球上能够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人类要在月球上生活,需要创造的条件 太阳辐射 月球表面辐射 月球表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吸收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辐射 太阳辐射 吸收 反射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吸收 大气上届 大气下届 月球表面 地球表面 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 [1] 昼 夜 昼 夜 太阳辐射 月球表面辐射 月球表面辐射 月球表面 昼 夜 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层,月表处于超高真空状态,因而月球表面不会有大气的吸收、反射、散射和保温等,也没有大气的热传导,所以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 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 [1] 月球的表面形态与水星相似,有大量的环状构造,被称为环形山(月坑),主要由陨星撞击形成,也有少量是火山活动的结果,这些环形山主要形成于几万年或几十万年前。 此外,月球表面还有大量的暗黑区域,这些暗黑区域被称为月海。 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 [2] 图中美国国旗真的能飘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