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129609

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学案

日期:2024-05-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2次 大小:6415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必修,第四,单元,13课,对外开放
  • cover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学习目标】 1、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认可、支持“对外开放”这项基本国策。理解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重点难点】 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和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本课学习的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学习内容:一是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和意义。二是掌握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和“走出去”战略。三是掌握上海浦东开发的目的、影响及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四是注意结合教材原文资料和图片来理解、掌握教材内容。 【知识链接】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是怎样进行逐步开放的?形成了怎样的格局?这课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探究。 【知识导学】 知识点一:对外开放的背景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访日美后讲话 材料三: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在封闭的状态下得到发展。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更加积极地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江泽民在香港“2001《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上的讲话 探究一(B级):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背景:国内方面: 1、经过“十年动乱”的破坏,国民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2、粉碎“四人帮”后,广大人民对多年的阶级斗争已深恶痛绝,人心思治。 3、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国际方面: 1、政治上,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相继实现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2、在经济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知识点二:(A级)经济特区的创办 1、含义: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引进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以此引进外资、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2、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深圳_____、_____、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_____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经济特区。 3、特点: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权限。 ⑴特区以吸收_____和利用_____为主 ⑵实行以社会主义_____为主导的_____经济所有制形式。 ⑶经济活动以_____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_____和方便。 4、意义①特区在发展_____经济方面,成为全国的排头兵。 ②_____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③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_____,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④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探究(B级)二1、为什么首选深圳等四个地区为经济特区??2、经济特区的设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