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140921

第七课《中华一家亲》学习导读+活动详解+课时试题

日期:2024-05-01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8次 大小:9173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七,中华一家亲,学习,导读,活动,详解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习导读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思维导图】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增强爱国之情,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懂得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人们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理解并拥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觉承担起巩团和发展社会主又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 2.能力目标 ○提高正确看待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的能力。 ○增强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获得新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能够初步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3.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特点。 ○明白维护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理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懂得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明白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理解“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 ○知道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思维演进路径】 【内容导读】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7.1 促进民族团结 1.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3.对基本原则的理解: (1)民族平等: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中国的宪法原则) ★我国各民族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同等”指的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是各民族都完全相同,如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地位;不是 “平等”的社会地位,说明这里的“同等”不包括“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如内蒙古中考、高考蒙古族加10分,这是平等的,但不是同等的也不是相同的。 (2)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的互助、联合的关系。 (3)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指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都得到发展,民族素质得到提高。 4.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5.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6.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7. 党和国家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措施及意义? 措施 意义 ①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驶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② 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③ 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 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8.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9. 青少年应该如何促进和维护民族团结? (1)思想:①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②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③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行动: ①热爱祖国、了解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