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145301

中图人教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二 1.1.5 信息技术推动科技进步 教案

日期:2025-10-2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409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信息技术,中图,人教,2019,必修,1.1.5
  • cover
案例 信息技术推动科技进步 1. 教学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在科研协同创新中的应用。 ·了解信息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2.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听说过对撞机、超级天眼、神舟十一号和嫦娥四号等,但是不明白这些国之重器与信息技术有什么关系,所以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结合各种事实材料进行指导,促进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科研协同创新中的应用。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机器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在设计制造、农业中的应用。 4. 教学方法 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以及图片、视频、网络等学习资源,创设丰富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项目学习,在分组协作、合作探究中开展学习。 5. 教学手段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利用视频、文献报告、图片、课件等进行教学。 6.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项目实践 检索以下方面的资源。 ① 人工智能技术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② 数字化学习方面的应用实例。 各小组选择一个检索的主题方向,分别上网搜索相关的应用实例和资料。 听讲 网络搜索 借鉴信息技术应用实例,用以实现“智能化教学大楼”的功能 创设情境 情境9 :信息技术助力科研协同创新。 观看视频:LHC计算网格。 阅读教科书:情境9。 思考:如何存储和处理 LHC 每天产生的巨量数据?这些数据怎么传送到世界各地? 观看视频 阅读 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信息技术助力科研协同创新 1. 处理对撞机产生的实验数据 提问:哪些国家的科研人员可以使用LHC的实验数据? 讨论:全球的科技人员如何协同处理LHC产生的海量实验数据? 小结:实验数据在计算网络的支持下,分布式存储到全球多个研究中心,再进一步分散到各个研究机构,以便全球的科技人员协同处理这些数据,并在各自的科研中共同使用这些数据。 2. 提升超级天眼的数据处理能力 观看视频:超级天眼———FAST。 提问:超级天眼可以接收多远距离的信号? 搜索网络资源并回答:信息技术为哪些科研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小结:信息技术已成为全球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性最强的高新技术,不断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天文和地球科学、能源科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等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并促进了学科交叉与融合。 二、信息技术推动航空航天科技发展 1. 信息技术助力载人航天 观看视频: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 提问:航天员进入天宫二号实验室后,开展了哪些研究任务? 阅读教科书第19页并回答:信息技术推动了航空航天哪些方面的创新与发展? 小结:从火箭、飞船的研制,到发射运行及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再到进入空间实验室开展研究、返回地球,都要用到信息技术。 2. 探测飞行器的控制和导航 观看视频:嫦娥四号。 提问:嫦娥四号在月球着陆后开展了哪些探测任务? 搜索网络资源并回答:嫦娥四号的导航控制系统运用了哪些信息技术? 小结:嫦娥四号的导航与控制系统采用了测距、测速、光学成像、激光三维成像、远程控制、导航控制等信息技术。 3. 项目实施 ① 登录“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网站,了解与 上网搜索资源卫星相关的信息技术。 ② 整理获取的资料,梳理小组成员记录的构思,小组成员一起制作“智能化教学大楼”设计方案,并记录设计要点。 思考 讨论 回答 总结 观看 思考 上网搜索 提炼 归纳 观看 思考 阅读 总结归纳 观看 思考 上网搜索 总结 上网搜索 提炼 分析 制作 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提升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阅读教科书后讨论问题,实现自主学习 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归纳总结 三、总结 ① 信息技术助力科研协同创新。 ② 信息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