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 安全使用信息系统 1.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探究式教学又称“做中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 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主动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探究式教学的主要步骤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2)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3)适时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 (4)课堂上合作探究,训练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5)课后留创新作业,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2.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课为必修2第4章第1节中“安全使用信息系统”部分的内容。 学生情况:高一学生已学习了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信息系统安全的技术防范措施,对信息安全的问题比较感兴趣。同时,好奇心较强,理解力趋于成人,关心时事,喜欢参与。 3. 教学准备 硬件:计算机、广播系统、局域网;软件:案例材料、学案。 4. 教学目标 ·掌握安全使用信息系统的方法及原则。 ·通过锦囊制作,掌握安全使用信息系统的原则。 ·通过小组合作和汇报,增强沟通、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体会安全使用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5.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使用信息系统的原则。 教学难点:体会安全使用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6. 教学方式与手段 探究式教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小组汇报展示。 7. 教学流程 8. 教学过程设计(45分钟)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猜谜语———打一信息系统安全术语 “有夜行衣,活跃于网络暗黑世界;不会飞檐走壁,却能轻取对手‘囊中之物’,决胜于千里之外;一台高配置的电脑,就是他们的致命武器;鼠标好比AK-47,CPU犹如轰炸机;只要轻敲键盘,就能掀起一场风暴……” 教师:现实世界中,黑客为信息系统的安全带来了很多风险,造成了各种损失,如上节课提到的信息泄露、财产损失等。那么,我们能因为这些风险就不使用信息系统了吗?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因为信息系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我们几乎已经离不开信息系统了。因此,怎样安全地使用信息系统 思考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 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怎样才能安全地使用信息系统?下面我们来分组看几个案例。 猜谜语 “黑客” 思考 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引出安全使用信息系统的主题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制作锦囊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制作锦囊 1. 介绍分组分析规则。 案例 1 :第 1 组;案例 2 :第 2 组;案例3 :第3组;案例4 :第4组。 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本组案例,查找资料,填写表4.1-4,小组汇报。 2.巡视、指导。 3. 组织学生汇报。 听讲 小组讨论 查找资料填写表格 小组1汇报 其他小组听讲、思考 说明规则 小组协作 编号 遭遇的风险 原因 锦囊(防范措施) 表4.1-4 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表 锦囊1 :设置安全密码 案例应用 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身份认证方式? 组织学生汇报。 分析回答 思考回答 小组2汇报 其他小组听讲、思考 通过汇报,激发学生动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锦囊应用,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为没有汇报的小组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通过拓展延伸,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认识 锦囊2 :数据备份 案例应用 拓展延伸:你有过关于数据备份的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吗? 组织学生汇报。 分析回答 思考回答 小组3汇报 其他小组听讲、思考 锦囊3 :安全使用网络 案例应用 拓展延伸:你有过关于数据备份的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吗? 组织学生汇报。 分析回答 思考回答 小组4汇报 其他小组听讲、思考 锦囊4 :病毒防范 案例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