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154875

湘教科学五上《2.2他能撬动地球吗》教案

日期:2025-09-2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168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科学,2.2他能撬动地球吗,教案
  • cover
他能撬动地球吗 1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会做杠杆尺的探索性实验,能够观察记录杠杆尺的状态,学习使用图示法简化问题。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分析整理出杠杆省力的规律。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究、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能够利用杠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科学知识:能合理解释身边的杠杆工具的工作原理。 2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十分的肤浅。通过观察,分析找到杠杆省力的规律。继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显得十分的重要。 3重点难点 分析、整理数据,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分析整理出杠杆省力的规律。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 学生动手用橡皮、尺子、文具盒组合成一个杠杆。 4.1.2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他能撬动地球吗? 一、导入 1.科技史引入-阿基米德的故事 讲一讲古希腊阿基米德的大话、提出质疑阿基米德为什么说出如此大话?他所说的是一种什么神奇的装置呢? 2.活动一:我们也来撬地球。 ⑴给你一根撬棍,你会如何撬起地球?模拟体验撬动地球(两种方法) ⑵认识它的结构(阻力点、支点、动力点):像这种撬动“地球”的装置叫杠杆。杠杆工作时总围绕一个点转动。这个点叫支点。“撬地球”时,对杠杆用力的那点就是动力点,悬挂“地球”的点就是阻力点。 二、活动二:寻找杠杆的秘密。 1.分别移动杠杆支点、阻力点、动力点的位置,再去撬一撬“地球”,效果有什么不同? 2.看来并非任何情况下杠杆都能轻松撬起重物,怎样利用它才能使我们更省力?下面我们借助“杠杆尺”来进行进一步研究。 3.认识杠杆尺 ⑴它的支点在哪里?我们把挂在左边的钩码看成“地球”,那么它挂的位置就是阻力点。右边不用手按,也挂上钩码来显示力的大小,那么这些钩码就可就成为动力,挂的位置就是动力点。既然这样,做实验的时候左右两边都只能在一个位置挂上钩码,不能遍地开花的到处挂。 ⑵要想更明晰的分析实验现象,记录是必不可少的。怎样记录呢? A、独立思考。 B、出示记录单: 杠杆尺不同时候的状态记录 第____小组 ____年____月____日 左(阻力点)情况 杠杆尺的状态(图示) 右(动力点)情况 钩码数 与支点距 钩码数 与支点距 C、杠杆尺不同状态的简笔图示:(见下表) D、提示:小组内每做一次就记录一次。 4.小组活动 ⑴小组商议成员分工。 ⑵领取材料进行实验、记录。 5、汇报交流各组实验情况。 ⑴.请各小组将材料放桌子中间,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实验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记录在小黑板上。 ⑵观察分析以上数据你们有什么发现? (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如果学生觉得茫然,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杠杆平衡状态的情况) 希望学生能有的发现: A、不是所有杠杆都能省力; B、当杠杆左右两边乘积相等,杠杆就能平衡。 C、动力点与阻力点,谁离支点近,谁就省力,谁离支点远,谁就省力。 ⑶现在你能分析阿基米德所说的“大话”必须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实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