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174475

首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共有的家园《 6.昼夜交替》教案

日期:2025-10-1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148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首师大,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的
  • cover
(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 共有的家园 6.昼夜交替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技能:了解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 2.科学能力: (1)初步学会演示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2)通过研究 昼夜交替现象,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态度、情感、精神、价值观: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了解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 2.难点:学生比较、分析对比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现象。 三、教具、学具准备:小地球仪(2个每个贴上标志)、蜡烛(2个)、地球自转的光盘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学生看书上第20页图) 谈话:观察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观察、交流。 学生会发现两幅图的不同之处是一个是白天,一个是黑夜。 谈话:白天和黑夜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太阳在围绕地球转动;另一种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动。这两种观点在教学中学生都有可能提出来,也可能只提出一种解释。根据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 (二)探究研讨 1.分组实验: 谈话:昼夜的形成到底与什么有关系呢?通过模拟实验,看会有什么发现。(板书:昼夜) 教师引导学生用蜡烛表示太阳,地球仪表示地球。在地球仪上的北京位置做一个标记。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 2.汇报观察结果: 谈话: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汇报。 谈话:你怎样解释这些现象呢?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引导学生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地球”上明显地分为明暗两半球,明亮的部分向着太阳,那里是白天;黑暗的部分背着“太阳”,那里是黑夜。当“地球”转动时,同一个地方会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板书:地球自转??交替) 教师播放地球自转的光盘资料。 (三)巩固反馈 1.问: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2.思考问题: (1)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2)如果没有昼夜的交替,会发生什么现象? (3)为什么太阳每天都会东升西落? 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推测关于地球的一些问题。 五、板书设计: ? ?? ?? ?? ?? ?? ?? ?? ?? ?? ?? ?? ?? ?? ? 6.昼夜交替 ? ?? ?? ?? ?? ?? ?? ?? ?? ?? ?? ?? ?? ?? ?? ???地球自转 六、随堂检测: 1.昼夜交替是(? ?? ???)形成的。地球自转一周大约是(??)小时。 2.由于地球(? ?? ?? ? ),所以人们就会看到每天太阳东升西落。 3.地球每时每刻都在围绕着地轴转动,地球的这种运动叫做(? ? )。 4.少年儿童每天应保证(? ?? ?)小时的睡眠。每年的(??)月(??)日为“睡眠日”。 5.地球是个(??)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向着太阳的那面是(? ? ),背着太阳的那面是(? ? )。 PAGE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