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178484

21 杨氏之子 课件(18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673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杨氏,之子,课件,18张,PPT
  • cover
课件18张PPT。第八单元 21 杨氏之子 文言文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笔巨大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课题是什么意思? (姓杨的人家的儿子)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梁国、聪惠、诣、乃、曰、禽 认读,齐读。 2.朗读课文。 (1)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代表朗读。 ①强调多音字在本文中的正确读法。 为(w-i)设果 儿应(y#ng)声答(d1)曰 ②引导读准停顿。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范读,让大家初步感知课文的读法。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练读。 (5)指读、齐读,评价。诣梁三、识记生字,规范书写禽1.找出易错的字,大家注意。 2.总结。 3.大家在田字格中书写,注意书写姿势。 4.听写。四、精读品味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有不明白的在同桌间、小组内研讨,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共同探讨。 (2)小组学习。 (3)全班汇报。 汇报通过合作学习仍未解决的问题。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梁国姓杨的人家有个九岁的儿子,特别聪明。 ②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孩子叫了出来。 ③为设果,果有杨梅。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大家联系上下文读懂谁为谁摆上水果。 ④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⑤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大家分清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指孔君平家,“禽”指鸟,而现在的“家禽”是一个词,指鸡、鸭、鹅等家里养的鸟类。 2.心理补白,体会语言的精妙。 (1)话说这孔君平去拜访杨氏子的父亲,可谁知他父亲不在,于是把小孩儿叫了出来。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了水果,这水果里有杨梅,孔君平看着这杨梅,他会怎样想呢?听完孔君平的“此是君家果”,杨氏子又会怎样想呢? 请大家展开合理的想象,揣摩二人的心理活动。 孔君平看着果盘里鲜红的杨梅,心想: “①”于是他笑眯眯地对杨氏子说:“这是你家的果子。”杨氏子听了孔君平的话,顿时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他想:“②”于是他马上回答道“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 (2)大家交流。 大家读懂孔君平拿杨氏子的姓氏和杨梅的“杨”字做文章的幽默,以及杨氏子是用同样的方法拿孔君平的姓氏和孔雀的“孔”字做文章的机智。 (3)为何杨氏子不直接反驳“孔雀是夫子家禽”而要加上“未闻”二字? 比较句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雀是夫子家禽。 从“未闻”中感受杨氏子的委婉、礼貌和聪慧。 (4)若来者是李君平、黄君平呢?杨氏子又会怎样应答?谁来替他回答? 李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_____。” 黄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_____。 ” (5)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反复朗读,力争能够背诵。五、熟读成诵课后阅读《世说新语》,并做读书笔记。六、布置作业谢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