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18237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4-06-0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53099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部,北宋,PPT,21张,课件,并立
  • cover
(课件网)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1.契丹的兴起 2.辽的建立 1.国名: 2.建立者: 3.时间: 4.都城: 契丹(辽)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10世纪初 上京临潢府 辽太祖陵 耶律阿保机建国 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 各部,建立政权(契丹人多次更改国号,有 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契丹货币 契丹鸡冠壶 3.党项族的兴起 西夏的建立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 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 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 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西夏王陵 时间: 11世纪前期 民族: 党项族 建立者: 元昊 都城: 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4.西夏建立: 5.宋夏关系 北宋 西夏 和(后) 战(先) 议和的条件 西夏 宋 称臣 给岁币 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西夏虽在军事上屡屡获胜,但由于立国时间短,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澶州 6.辽宋关系 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皇位,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不料却导致了后来宋朝为夺取该地区而与辽苦战数十年。 占领幽云十六州 十六州所辖土地囊括了当时中国东北与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险关要塞与天然屏障。这一地区的丧失,使长城及其要塞完全失去作用,致使华北大平原全部裸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 澶州之战 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均遭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辽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辽与北宋的关系 澶 州 寇准 宋真宗 东 京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 1004年· 宋 辽 逼开封(汴京) 真宗抵达 士气高涨 重挫辽军 寇准力主亲征 真宗妥协·宋辽议和 辽攻澶州 澶渊之盟 辽与北宋的和战 材料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澶渊之盟 对辽:既使辽兵安然脱险,又得到“岁币” 对北宋:屈辱;“岁币”成为沉重负担 从整体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促进了宋辽、宋夏边境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也促进了我国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性质:澶渊之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 一分为二的原则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 苏辙:《栾城集》 辽国与北宋友好交往已经有很多年了,各族人民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几乎没有战争了 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给辽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说明其积极影响十分深远) 辽 916年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北宋 960年 汉族 赵匡胤 汴京 西夏 1038年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归纳辽、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政权名称 建立 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澶渊之盟 澶州大战 兴庆 北宋 战是短暂的,是历史的支流 和是长久的,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辽、西夏与宋的关系特点: 有战有和 四、碰撞中的融合 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 经济上: 政治上: 文化上: 奖励垦荒,学会农耕 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推行汉法;革除北宋赋役繁杂弊端 模仿汉字,创造西夏文;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经;用汉文铸造钱币 作用: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促进了民族融合; 加速辽、西夏封建化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