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193778

七下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课件(共30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49514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下,课件,教案,PPT,30张,第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逢入京使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读出节奏感,读出感情; 2.通过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3.感受岑参在诗中表现思乡与报国的深情,学习岑参博取功名报效祖国的精神,鼓励学生们好好学习。 二、教学重点 通过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透过诗中的思乡情,去感悟更深的博取功名报效祖国的深情。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媒体:PPT 七、教学过程: (一)诗歌回顾导入 刚才课前我们听了一首悠远的边塞诗改编的歌曲,可能你对这首诗不熟悉,对这首歌不熟悉,但是你对边塞生活肯定不陌生,我们曾在《木兰诗》中初识了魏晋南北朝时的边塞生活,那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也在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看到了唐代的边塞生活“回乐峰前沙似雪”,从这两首诗中我们感受到边塞的生活是荒凉、单调的,可就这样,唐代有大量诗人涌向边塞,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以岑参为例走近边塞诗、边塞诗人。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逢入京使》。 (二)岑参视频介绍 1.回顾《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感受岑参忧国忧民的情感; 2.通过视频,了解岑参的家世背景及仕宦经历,把握诗人“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博取功名的强烈愿望。 (三)初读节奏: 1.自主诵读古诗,请同学试读,划分古诗节奏。 2.回顾节奏划分的规律: 第一类,经典声律节奏———单音节在末尾; 五言诗为:二二一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七言诗为:二二二一(影入平羌江水流 岐王宅里寻常见) 第二类,单音节在句中; 五言诗为: “二三”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七言诗为: “二二三”(夜发清溪向三峡……) 3.齐读全诗。 (四)再读内容 1.结合注释及赏析,给学生3分钟时间,合作探究,解读诗歌内容。 2.请学生展示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3.教师总结,展示翻译。 (1)解读题目:逢入京使 逢:碰上、遇见;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2)逐句解读: 我回头向东望自己的故乡,路途是那么的漫长而遥远,我满面的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途中与你在马上邂逅,想要写封信给家人却没有纸和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向家人报个平安。 (五)三读意象 1.解读何为意象 意象:意象即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象”———物象、形象。 如:动物类:鸿雁、杜鹃; 植物类:柳、梅、菊;自然现象类:明月、流水;时令节日类:中秋…… 2.找出诗中的意象,揣摩背后的情感; 故园——— 思念家乡;对家乡的依恋、眷恋; 路———表明离家之久,行路之远,路上历尽风霜的心酸; 泪———思乡念亲的悲痛;路上栉风沐雨的心酸; 独身一人的孤苦…… 3.齐读全诗,读出情感;请同学试读,老师范读。 (六)深入思考 既然诗人那么思念家乡亲人,为什么仅仅是向家人说“平安”,而不说别的呢? (结合此行的目的是做官,而岑参身负振兴家族的使命,自身又有强烈的博取功名报效祖国之心,因此路上的艰辛不足为道。) (七)拓展延伸: 1.边塞诗的兴盛 2.类诗赏析,请试从借用意象角度来分析环境特点,揣摩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③曾不到, 汉使亦应稀。 白草④通疏勒⑤,青山过武威⑥。 勤王⑦敢道远, 私向梦中归。 【注释】: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③春风:春天的风,暗喻朝廷。 ④白草:干枯的草 ⑤疏勒:疏勒国,为西域古国。今新疆之喀什噶尔。 ⑥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