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196762

7. 可爱的动物 教案与反思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204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爱的,动物,教案,反思
  • cover
《可爱的动物》教学设计 课题 第(7)课《可爱的动物》第(1)课时 解读 理念 第二单元利用这一学期主要处于相对温暖的春季,鼓励学生多到室外活动,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包括亲近来自大自然的风、植物和动物,帮助他们克服与大自然的疏离,建立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本课涉及大自然中的动物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感受并探索大自然中的生命,是提升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解读 学生 一年级的学生大多对小动物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处于“万物有灵”和人与自然分化的认识过程中,这种亲近感使他们愿意去观察、了解动物。同时,由于他们接触动物的机会还不太多,对动物的认知还很有限,尽管他们有和动物交朋友的愿望,但还不太清楚怎样才是真喜欢,也不太清楚该怎样保护自己免遭动物的伤害。因此,在本课教学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懂得与动物相处的基本知识与策略,使他们学会自我保护。 解 读 教 材 内容标准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的第8条“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而编写。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目标 激发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提升珍爱动物生命的意识。 行为与习惯目标 养成爱护动物的良好行为习惯。 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亲近身边的动物,对自然界有共在感。正确爱护动物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猜动物模型、模仿动物叫声、习性等活动,了解动物特点。 教学资源 动物模型、多媒体视频、课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与大自然的密切依存关系,小动物的生命需要被尊重、被保护。 教学难点 懂得如何正确与动物相处,在生活中自觉爱护动物。 解读 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浅显“仿生学”例子 (词表的教学目标为低年段分类。中、高年段教学目标按课标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分别描述。) 教学 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达成 活动一:做游戏 从孩子们熟悉的动物模型入手,帮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并熟悉身边的动物,联系生活实际发现动物也是我们的老师。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蒋老师从大自然里请来了几位动物朋友,老师想考考你们能不能认出不同的野生动物。(展示野生动物模型) 2.师:同学们的回答快速都响亮!每一类动物都有自己生存优势,羚羊健壮的双腿使它自由奔跑、海豚靠鱼鳍在海洋灵活游动。人类有聪明的大脑、灵活的双手,发明家学习、模仿某些动物的结构、特点,发明出对人类有贡献的东西。(屏幕出示例子)你们能举别的例子吗? 1.生答:长颈鹿、熊猫、骆驼等。 2.生:锯子学的是螳螂臂,或锯齿草;? 模仿青蛙的动作发明蛙泳,模仿蛇的动作发明蛇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开动脑筋思考。 活动二: 演一演 说一说 进一步帮助孩子们熟悉身边的小动物,通过模仿的形式展示自己喜欢的动物更生动,并说出喜欢的原因,从而了解小动物的特征。 师:大家认识这么多的动物,有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海里游的。小鸟在枝头歌唱,松鼠在树木间跳跃,鱼儿在水中玩耍……生生不息的动物们给大地带来生机。你能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吗?并谈谈自己喜欢它们的原因。可以模仿它的叫声、长相、走路的样子。 生:按照“我喜欢小动物是_____,因为_____”的形式回答。 (教师对那些愿意跟大家交流的学生给予奖励,帮助学生认识更多小动物。) 生模仿猫叫、猫梳理猫的样子;老虎叫的雄姿等,并介绍自己喜欢的原因。 学生积极性很高,踊跃举手,模仿的同时加深自己、同学们对该动物的印象、认知。 活动三:讲故事比赛 出示课件,展示课本27页三幅小朋友和动物相处的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