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197426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7课 吊饰 人美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96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课,吊饰
  • cover
吊饰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运用”学习领域,是继一年级上册《多彩的拉花》和一年级下册《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等课之后,又一以装扮和点缀自己的生活、美化环境为主题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课程,同时也为三年级上册《面具》的设计制作奠定了基础,在全套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侧重让学生了解吊饰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制作吊饰的过程中体验美化生活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本课还侧重启发学生利用身边的多种媒材进行巧妙设计。 学情分析 吊饰是生活中常见的装饰用品,应用范围广泛。吊饰还蕴含着丰富的含义,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情趣和色彩,深受人们喜爱,节日中的吊饰更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本课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了解吊饰的种类,知道吊饰与生活的关系,学习设计制作吊饰的方法,感受不同媒材的特性。 技能:尝试设计制作吊饰的全过程,通过剪、贴、画等制作手段及多种材料的运用,设设计制作出既美观又有吉祥寓意的吊饰。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小组讨论、互动游戏、教师演示等多种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设计制作吊饰的基本方法。在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体验中,感受设计美化生活的快乐。启发学生大胆创新,并感受“设计为人服务”理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增进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及师生、学生之间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环境、美化生活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吊饰的种类、了解吊饰的结构。用剪、贴、画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及装饰,体验吊饰设计制作的过程及其乐趣。 2、教学难点:通过简单的组合及装饰方法,表现自己的设计意图,吊饰造型新颖美观,有一定的寓意。 教学准备 彩色卡纸、线、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这节课需要用到的物品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双手放好,身子坐直,我们准备开始上课啦! 哇,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按老师的要是做好了,老师要给你们一个大大的赞!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呀,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好玩的东西,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呀?老师听到了你们期待的声音,那现在我们来看看它们吧! 出示实物,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 你们谁见过它们,在哪见过的呀? (2)那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这些地方要挂它们呢? 同学们说的太好了,你们的知识真是王老师都很佩服呢! (3)看了这么多,其实呀,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看哪位聪明的同学能猜出来? (4)出示课题。 三、探究学习新课 (一)探 (1)刚刚看了这么多好看的吊饰,现在王老师要出道题考考你们了?看,大屏幕上老师带来了2张有着浓浓的春节气息的图片。 ①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两个吊饰上要写“春”字和“福”字呢? ②除了刚刚看到的春和福,吊饰上还能加些什么呢?它们寓意着什么? 看了这么多,想不想亲自摸一摸吊饰呢? ①来,你们谁原来来摸摸看,说一说王老师带来的吊饰用了哪些材料。 ②除了这些你还可以想到用什么做呢? (3)刚刚看了这么多吊饰 ①你觉得它们美么?什么地方美? ②观察的真仔细,现在谁能告诉大家吊饰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你知道它的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吗? 主体部分:吊饰的主体形状,有平面的、立体的。 装饰部分:使吊饰美观漂亮。 悬挂部分:吊饰的悬挂部位。 平面的我们都会做,那立体的是怎么做出来呢? 师示范立体鱼制作方法 (5)总结 (二)同学们,你们想把各个部分设计成什么形状呢? ②在什么部位装饰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