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包括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 物种灭绝现象的原因 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知识目标: 1.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地球物种数量与分布。 2.了解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生物物种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2.逐步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能力目标: 1. 培养思辩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学会统计图的阅读方法。 重点: 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地球物种数量与分布。 难点: 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一、物种灭绝现象的原因 1. 生物多样性与物种灭绝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而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价值,它不仅可以为工业提供原料,如胶、油脂、芳香油、纤维等,还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种特殊的基因,如耐寒抗病基因,使培育动植物新品种成为可能。许多野生动植物还是珍贵的药材,为治疗疑难病症提供了可能。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 任何一种生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于自然界,而是作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网)构成的一员,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依存关系。任何一种生物的减少或消失,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整个链(网)结构的完整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以物种多样性为前提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流动有赖于以不同物种构成的食物链(网)作为渠道。物种多样,则渠道畅通,能量、物质流动效率高。不同的渠道之间还可以互补,即使有的渠道被破坏了,其他渠道又可以代偿,这样就有利于使一时失去了的生态系统平衡得以迅速恢复,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反之,物种单一,则生态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差,稳定状态难以保持。 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地区 亚马孙热带雨林占地14亿英亩(6.4亿公顷),大多数在巴西,但是也有一些在其他的八个国家。全世界1/5的鸟类和1/10的其他动物都住在这里,仅仅1平方英里就有75000种不同的树木。从各种蛙类到食人鱼、电鳗、粉色的海豚和叽叽喳喳的红色鹦鹉,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物种类最多的地方。 健康的珊瑚礁是自然界最令人赞叹的景观之一,无数的礁岩生物生活在由珊瑚炫目的色彩及复杂的结构所铺设而成的环境中。珊瑚礁的生物多样性是令人吃惊的,它是地球上歧异度最高的生态系之一,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程度只有热带雨林可以与之比拟。全世界的海洋生物中有1/4生活在珊瑚礁。 物种灭绝 物种灭绝:是指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现在已经不再存在。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生存过,如今绝大多数早已消逝。已经灭绝的生物种群可能占生物总种群数达百分之九十九! 物种灭绝作为地球上生命进化史的一种自然现象,本是正常事件,如2.5亿年前的三叶虫、6500万年前的恐龙均已灰飞烟灭。在演化上,灭绝、生存,几乎同等重要。如果地球上的每一样生物都不会灭绝,那这个世界必定非常混乱。 (2)物种灭绝 地球历史上的五次物种大灭绝 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2.5亿年前) 泥盆纪晚期大灭绝 (3.67亿年前) 奥陶纪———志留纪大灭绝(4.39亿年前) 三叠纪-侏罗纪之交的生物大绝灭(2.08亿年前) 白垩纪-第三纪之交的生物大绝灭(6500万年前) 物种灭绝现象正常吗? 箭竹,禾本科竹类常绿植物。古代因用以射箭,故名箭竹。箭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