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208973

每日一练:小升初考前大冲刺之阅读精练(五)(有答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11285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每日,一练,小升,考前,冲刺,阅读
  • cover
每日一练:小升初考前大冲刺之阅读精练(五) 一、阅读下面《两小儿辩日》,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两小儿辩斗( )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 (3)及其日中如探汤( )( ) (4)孔子不能决也( ) (5)孰为汝多知乎( )( ) 2.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3.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打伞的女孩 南天门是花果山上的一个景点。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用一把伞。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先前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问她是做啥的。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说着,扭头看背后的林间小路。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这也是生活呀。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雨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一个“摊位”。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来卖卖呢?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 我忽然想起她们应该唱着带路歌去带路。我来给她俩写个带路歌吧。 “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以直达。” 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首《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能生意兴旺起来呢! 1.联系上下文理解“因地制宜”的意思。“因地”在文中指___________,“制宜”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两位女孩很“木讷”,理由是什么?联系上下文来看,“木讷”这个词应该怎样理解? 3.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是什么样的人? 4.请你为打伞的女孩另写一首新的《带路歌》。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窗前的树? ??? 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 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 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阴收入眼底。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   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就因为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夭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拉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