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我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三、 大众传媒的更新 专题四 第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中西文明的碰撞、融合与近代化 【学习目标】 1.识记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重点) 2.运用 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难点、重点) 3.体验 感受生活变化里的现代化进程。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居室建筑的演进 社会风俗的变革 1、近代男子服饰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以后: 民国成立后: 2、近代女子服饰的变化 长袍马褂 西装传入 西装流行开来 中山装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旗袍由宽松肥大变为合身适体 3、现代服饰的变化: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 列宁装和连衣裙等苏式服饰 军装和“干部服”流行,颜色单调 穿得好、时尚、个性 列宁装 50年代末,在中国掀起布拉吉热。布拉吉(意为连衣裙,俄文译音) 50年代末:布拉吉 文革时期的 军服、干部服 二、中西餐并存 1、传统四大菜系: 鲁、粤、川、淮扬 西餐的传入 2、鸦片战争后: 三、居室建筑的演进 1、传统住宅:四合院 2、鸦片战争后: 西式住房开始出现 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1、婚俗 古代: 近代: 新中国后: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俗繁琐 开始反对包办,主张婚姻自由。 婚俗也删繁就简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 2、葬俗 近代: 丧礼趋于简化,出现殡仪馆、公墓 新中国后: 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3、其他风尚的变化 “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怀中紧抱着《太上感应篇》,坐进30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一双白腿,简直好象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茅盾《子夜》 吴老太爷进上海 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原始史料。 虽然夸张,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状况。 小组合作探究一: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导学案42页思维拓展应用(二) 材料一 19世纪末,倡变革的学者宋恕自述“……(谈易西服,听者)则莫不掩耳而走,怒目而骂……” ———《上合肥傅相书》《万国公报》101 册 材料二 西装由于具有适体、潇洒、便于配领带等饰件的特点,自民国初年便开始在社会上日益流行,并且大有一发不可收之势。 ——— ?新华文摘?《五四以来中国服饰的演变 》 小组合作探究二: 近代中国在社会生活领域发生变化的原因? 导学案41页重难点探究(一)第2问 传统中餐到鸦片战争后中西餐并存 传统民居(北方四合院)→西式住房出现、中西合璧 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丧葬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社会习俗也得到极大变化 近现代服饰、饮食、住房、风俗变迁的史实 婚姻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反对包办、主张婚姻自由; 丧礼趋于简化; 其他风尚变化; 近代史 现代史 晚清 民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后 衣 长袍马褂→西服→中山装; 宽松旗袍→改良旗袍 列宁装、连衣裙、干部服、绿军装 异彩纷呈 食 住 社会风俗 作业: 背诵近代以来社会生活领域发生变化的原因 固学案第10课时写完 预习导学案专题四第二课知识体系梳理部分 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 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服装。 中山装前面五个扣代表 立法、行政、司法、监察、考试 五权分立,袖口三个扣代表 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 上衣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 袋盖为倒笔架寓为以文治国,封闭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