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225397

第2课 回延安(教案+反思)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470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课,延安,教案,反思
  • cover
2.回延安 教学目标 1.了解“信天游”民歌的特点。(重点) 2.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通过了解时代背景,深入理解作品内容,体会诗人所倾吐的浓郁的亲情。(难点) 3.感受浓郁的故乡亲情,培养爱家家国之情。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激趣入题 与亲人久别重逢,你的心情会怎样?请你谈谈自己与家人的重逢时的场面。今天我们来学习《回延安》。 二、浅层阅读,整体感知 (一)预习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糜子(méi) 脑畔(pàn) 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心窝:人体心脏所在的地方。 脑畔上:这里指窑洞饿顶上。 鸡毛信:旧时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公文、信件。 (二)知识积累 1.走近作者 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曾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 2.背景资料 本诗选自《贺敬之诗选》(人民文学-出卷网-2004年版),有改动。 1956年,诗人贺敬之重回曾经生活战斗过的革命圣地延安。重新看到那熟悉的山水和热情的相亲们,他心情激动不已,不禁抚今追昔,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下了这首诗。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划分层次 【交流点拨】全诗共五节:第一节,回延安,激动满情怀;第二节,忆延安,圣地养育我;第三节,会亲人,欢聚话今昔;第四节,逛新城,旧貌换新颜;第五节,赞延安,圣地大贡献。 2.指定学生朗读第一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⑴这一部分描写回到延安(板书:描写回到延安),可分几层,各写出了什么? 【交流点拨】可分四层。第l节为第一层,写行近延安。第2节为第二层,写踏上延安土地。第3、4节为第三层,抒写到达延安的感情。第5至7节为第四层,写亲人相见。 ⑵这一部分第一层,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抒发了诗人行近延安时什么样的感情? 【交流点拨】“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莫要”,表现出心脏的剧烈跳动;“莫把”,表现出急欲望见延安的心情;抒发了急欲回到延安、行近延安万分激动的感情。 ⑶第二层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抒发了踏上延安土地时什么样的感情? 【交流点拨】“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手抓黄土”后带“我不放”这个补语来形容,“贴在心窝上”前加“紧紧地”这个状语来修饰,抒发了踏上延安故土时无限欢喜、倍觉亲切的感情。 ⑷第三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两节之间构成了什么关系?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交流点拨】“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写往日:“几回回梦里”、“双手搂定”,抒发了往日深切思念延安的感情;“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写现在,“千声万声”的夸张,“母亲”的比喻,抒发了回到延安时无限欢喜激动的感情(板书:夸张比喻)。两节之间构成衬托的关系,以往日衬托现在,往日的思念成梦,衬托、突出了现在梦境成为现实的欢喜和激动。 ⑸第四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亲人相见?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交流点拨】“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运用通感修辞方法,从主观感觉描写客观事物,“唱”、“笑”、“把手招”,拟人描写“杜甫川”、“柳林铺”和“红旗”,表现出河流、村庄、旗帜也都热情欢迎诗人等人的到来,体现了诗人故地重回的无限喜悦感情(板书:拟人)。“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富有地方色彩的装束,“迎过延河来”的行动,表现出延安群众的热情欢迎。“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前句“满心话”与“说不出来”的矛盾,后句用“一头”修饰“扑”字,表现了满心激动,不可言传的炽热感情。 ⑹这一部分各层之间体现着什么关系?主要描写出什么?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