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230492

苏教版七下生物 10.2人体的血液循环 教案

日期:2025-05-05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69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七下,生物,10.2,人体,血液
  • cover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 1、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通过观察心脏的结构形成相应的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 (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难点 (1)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教学方法 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教师指点教会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以及整理资料,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方法。学生自己探究,互相交流合作获取知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心脏和血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人类时刻与生存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比如: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二氧化碳的废物必须运走,人体才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这些物质的运输是靠血液循环来实现的。心脏和血管共同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它们组成了一个封闭式的遍布全身的管道,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是由这些管道来完成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心脏和血管 设计思想:直接切入主题揭示要学习的内容,简单明了,为后续的课堂观察、解剖、实验提供足够的时间。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活动:请同学讨论后列举生活中的3中不同的流血情况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3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 要求:(1)指出动脉和静脉的主要结构;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 (2)你如何解释上面所提出的差别? (3)对3中出血情况加以解释。 设计思想:联系生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分布及功能,避免死记。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学习。问题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使用多媒体课件更形象更直观。 师生共同得出: (1)动脉:A概念: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B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2)静脉:A概念: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B特点:与同级动脉相比,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较慢。 (3)毛细血管:A概念:是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B特点: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二)实验 观察心脏 1、交流 五分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 2、多媒体展示 心脏的结构 3、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与结构相对应的功能是什么?? (2)心脏有几个腔?每个腔是否想通?分别与哪些血管相连接? (3)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度是否相同?并加以解释。 (4)比较左右心室肌肉壁的厚度是否相同?并加以解释。 (5)心房与心室之间及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的功能是什么? 设计思想:学生有探究事物本质的欲望,通过自己的认真观察,带着问题探究,这样获得知识比教师的讲解或演示更直接、更深刻,同时也使得教学难点内容得以突破。在是呀过程中还有利于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师生共同总结出: (1)心脏就像一台水泵,它的搏动使血液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 (2)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当它收缩时,血液被压出心脏,舒张时,血液流回心脏。就这样,心脏昼夜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3)心脏有四个腔:上面有左心房和右心房;下面有左心室和右心室。由于输送血液距离长短不同,心脏四个腔的壁厚薄出现不同;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厚,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更厚些。 (4)只有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可见,心室与动脉相连通;心房与静脉相连通。 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内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