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232627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教科版

日期:2025-10-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134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食物,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4
  • cover
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案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科学 教科版 章节 第三单元第四课 学时 1课时 年级 四年级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2、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过程与方法 1、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 2、通过仔细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语言进行描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仔细认真地完成食物生与熟的比较活动。 三、学习者分析 通过三年级一学年和四年级上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能自己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虽然学生们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操作,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也常常使学习任务难已按教学计划完成,逼迫老师调整课时;而且学生在作业习惯方面较差,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大多不能自觉完成,导致期末考核评价差异较大。 本期改进措施:1、课堂常规常抓不懈,强化训练(提问,猜想,设计,验证,分析,结论)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的模式。2、强化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模式,养成良好的探究素养;3、加强每单元课堂作业与课后观察,调查作业的检查评价;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重点:观察比较并描述生、熟马铃薯的不同点和鸡肉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难点:观察和比较鸡肉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重点处理:对重点的解决是先从静态的观察生、熟马铃薯入手,从而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观察比较,最后分析实验单得出生、熟马铃薯的不同,最后通过往生、熟马铃薯上滴碘酒的变化,说明生、熟马铃薯营养一样,只是熟的马铃薯反应更快一些,说明熟的较松软,吃起来更可口、卫生。生、熟鸡肉的比较,先进行观察生鸡肉,记录表格,在集中仔细观察加热中鸡肉的变化。通过分析比较得到结论。 难点处理:这是一个动态的观察过程,在实验中,我改进了实验器材,使得现象更明显,学生观察的方面更多,更细。正是因为实验器材的改进,节约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留下更多思考和思维碰撞的体验和经历。从而通过分析辨别突破难点。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环节目标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作用及分析 一、引入 课堂前测 了解学生对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的前概念 现场练习4个小题。 现场统计分析生食和熟食的原因引入主题探究 通过做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现场分析得出矛盾:不同的食物该怎样合理的食用? 平板现场做题、提交通过后台统计结果并分析得出矛盾,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二、 探究活动一: 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 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 生、熟马铃薯都有哪些特征 让学生观察实验桌上的生、熟马铃薯,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方式(“看”、“摸”、“捏”、“切”、“闻”、“尝”、“剥”)仔细观察马铃薯。 2、学生总结,老师加以补充 1、充分调动学生对已有知识和方法的选择,回忆先前学习的几种观察方式,并激发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对生熟马铃薯进行观察 2、让学生在已有的辨别方式之上掌握新的辨别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 3、通过交流汇报,使学生总结出生熟马铃薯在颜色,味道,气味等方面的不同点,从而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 (补充说明:实验单的设计中,我在一张A4纸上设计两个实验内容,为了让学生便于区分,我标注了“1”“2”号,并对折,是便于学生拍照)实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