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师大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8.水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活动,知道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液体。 (二)能力目标 在探究活动中学会最基本的看,闻,尝,摸的科学观察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意识到闻、尝的科学方法是要注意安全的,知道科学是严谨的,不能轻易随便下结论。 2学情分析 本教学要施教的对象是三年级学生。 在知识上: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可以对水有软软的、凉水是凉凉的、热水是热热的,一摸就会跑这样简单的经验描述。 能力上:水这一单元开始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简单的观察、描述方法;在这之前还不具备科学的观察方法及细致能力,这是需要逐步培养的。 认知特点上:三年级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本节课要以大量的事实观察,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对水物理性质的认识和概念的形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学习科学的观察方法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水的基本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1)通过观察知道水是没有颜色的,并且知道没有颜色与透明是不同的物理性质。(2)科学的闻、尝的观察方法学习。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引出探究的问题 1.提问:同学们,看到桌子上我给大家准备的黑色口袋了吗?想不想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谈话:既然大家都那么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那我们就一起去揭开里面的秘密。怎样才能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呢? 3.引导:如果不打开,你有什么办法能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预设:用手摸,闻闻等。 追问:我们可以摸什么?板书:(软硬,形状,冷热———温度,大小……) 提要求:轻轻摸,不能拍,比一比谁发现的多。 学生小组活动 学生汇报:说一说,通过用摸的方法,你认为里面是什么呢?你根据什么这样认为的呢? 预设:学生可能说是石头,因为很硬; 可能说很凉,软软的,一摸它就跑了,追问,它为什么会逃跑呢? 可能说鹅卵石,因为又硬又圆。 追问:袋子里有几种物体?它们俩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板书:手摸 学生描述的内容 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会流动) 液体:像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质称为液体。 【几乎任何完全陌生的材料都会使观察者产生一种想摸一摸、探索一下的愿望,想看看它到底是什么,能做什么。材料很容易引起期望,会激发起经历。为了调动学生兴趣,教师通过黑袋子把这些材料变得让学生“陌生”并能积极参与进去,并且让学生对于液体的没有固定形状与流动性有着深切的感受。教师在处理材料时选择透明袋子,并且液体量都不多,袋口要扎得远,这样学生就容易体验到液体的流动性特点。材料的“幕后”结构是:把有固定形状的石头和液体材料对比,让学生通过触觉感受到液体的没有固定形状和流动性。】 活动2【讲授】二、探究新知 ()眼看一 1.谈话:光用摸的方法,你能确定里面到底是什么吗?不能确定的东西,我们可以用肯定的语言说出来吗? 2.提问及引导:那怎么样才能确定里面装的是什么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预设:打开看看。 对策:可以先看看我们刚刚摸到的对不对。 追问:打开以后重点看什么呢?(颜色,大小,形状……) (板书 眼看 ) 3.谈话:你们用眼睛看到什么了?(板书 ) 教师谈话:同学们发现了吗,每个小组之间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你认为它是什么呢? 预设:学生会说是水、牛奶、红糖水等。 对策:请你把你认为是水的袋子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哪些小组的袋子上贴着1、2、3序号的标签,举起来,看看他们颜色一样吗?什么颜色?(如果有学生说白色就与那袋白色的液体对比) 预设:如果学生说不出透明液体的颜色。 对策:白色的液体放到老师衣服前能看看到老师的衣服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