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 声与生活 16.声音的产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物体发生和不发声时的状态,寻找物体发生时的规律,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会做物体振动发声的实验,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3、使学生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激发学生探索事物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做物体振动发声的实验 技术准备 教师准备材料:课件、实物投影仪 分组材料:直尺、橡皮筋、气球、音叉、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活动时间约为 15 分钟) 学生活动(活动时间约为 25分钟)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3分钟) 教师出示录象资料 学生通过看资料,感受到生活中的声音丰富多彩。 谈话: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你能让气球、尺子,纸条发出声音吗? 学生看资料、感受 激发学生对声音的探究兴趣 学习新课 观察实验(13分钟) 讲述:请你想各种办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并仔细观察这些不同的物体发声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谈话:你们观察的物体相同吗?使物体发声的方法相同吗?这些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实验观察,记录观察现象 学生汇报 依据观察归纳物体发声的共同特征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提出假设 (5分钟) 谈话: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初步的结论? 学生会猜想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只是对问题做出假设,要想得出科学的结论,必须经过实验的验证。 学生猜想 实验验证 (12分钟) 讲述:请你们选择周围的材料,自己想办法证明。看谁想的办法多,能从不同的方法去证明。 谈话: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分组选择物体实验 学生汇报交流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巩固应用 (7分钟) 1.你有什么方法让锣声立刻停止? 2.游戏:桌上有四个盒子,其中3个装满了粉笔,有一个不满,谁能不打开盒盖,不移动盒子,快速找出空盒子? 板书设计 声音 敲击 拍打 产生 弹 振动 摩擦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