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272104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128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济南,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
  • cover
第三节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教学目标】 1.分析和讨论“巴斯德实验”过程,概述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和研究方法。 明确“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能从观察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并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3.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重难点】 1.概述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和研究方法。 2.能自主发现问题,设计一些简单实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巴斯德实验的教学录像片断;巴斯德的生平录像片断;学生每小组一碗已经变酸的肉汤 、部分豌豆种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屏幕出示在医院里,一医生正在询问一名全身过敏的学生的最近几天的饮食。创设问题情境:全身过敏的原因是什么呢?   2.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高见:可能是吃鱼的原因,可能是吃蟹子的缘故……从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3.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如何验证你的猜想呢?引导学生集思广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的方法进行积极的评价,并追问:试着回忆一下其中有哪些十分重要的环节?   4.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够严谨,教师要多鼓励。科学探究的方法能使我们有效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一定能帮我们解决生物学上的疑难问题;那么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究的?从而引入课题。 二、自主学习,过程显现 (一)发现并提出问题 1.实物感知:以小组为单位分发小碗肉汤,请学生用各种感官来辨认肉汤或者观察肉汤后,用语言描述它的特征。   2.问题筛选:提倡学生就肉汤的特征提出问题,并确认其中较有研究价值的。说出筛选问题的理由。在这一环节中,体现了问题源于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以后对生活的关注。 假设的确定 (二)作出假设 让学生分组,并鼓励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所导致的结果做出大胆的猜测,并且可以在多种设想的结果中,选择一种设计。如肉汤变酸是空气中的物质落在肉汤上形成的等。 (三)制定计划   1.方案设计的优劣往往决定着研究的方向和问题能否解决,因此实验中应提醒学生注意以下方面:   (1)实验中用到了什么原理?   (2)试验需要哪些材料和用具?写出试验步骤。   (3)实验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4)实验中遇到意外的事故如何处理?   (5)试验过程中小组人员的分工如何?   教师可以作为资源的提供者,提前在屏幕上打出很多实验仪器的实物照片,供学生选择。   2.用实物展示台交流各组的计划:就其中可操作性强、材料廉价等方面进行比较。   3.出示巴斯德实验的课件:告知学生在两个世纪前,人们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被困惑了长达20年之久,是一位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为此做出了突出贡献;并播放影视片断,简单介绍巴斯德。   4.投影巴斯德实验的问题讨论: (1)根据老师所出示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说出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2)他根据提出的问题和早期的研究,做出了什么样的科学假设?和你的假设有何不同之处?你和巴斯德相比,谁的问题更有研究价值?说出理由。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能够针对自己的问题、假设与科学巨匠相比,若问题相近,可以让学生触摸到科学的真实,为以后更多的科学探究活动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若有不同,更能帮助学生寻找其中的原因,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猜测,进而培养尊重事实、敢于怀疑、勇于反思的科学素质。 (四)实施计划   1.利用实物投影和课件的相互切换:让学生对照巴斯德的实验过程,找出自己在设计中有哪些可取之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加入到学生的思维快乐中,对问题达成共识,对语言表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