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275025

2. 3水的沸腾 教案

日期:2024-11-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83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沸腾,教案
  • cover
第3课水的沸腾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水蒸发现象后,继续指导学生认识水汽化的另一种方 式一沸腾。沸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三年级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感性 认识。比如水的温度会升高,水烧开后会翻腾,水烧开后能够听见声音等,但是 缺乏对整个沸腾过程的科学认知。 本节课学生的主要活动就是“烧开水”,学生烧开水的过程中,经历预测结 果、设计实验、实验观察、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建构概念的全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教师既要帮助学生获得许多关于沸腾现象的直接认识,又要使学生体会到原 来“司空见惯”的沸腾现象中隐藏着很多我们未必“熟知”的科学知识,培养学 生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烧开水活动中,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水沸腾 过程中出现的相关现象,测量水沸腾过程中水温的变化数据,然后基于这些事实 建构沸腾的概念,让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地真正认识沸腾的本质。 本节课教学难点是多变量的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需要教师引导 各小组做好分工合作安排,设计好实验记录表单,做好控制实验安全的预案。 二、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水沸腾的基本特征:水加热到100 °C会不停地翻腾起来,同时水会迅速 而剧烈地变成水蒸气。 科学探究 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全面、准确地描述水沸腾时的现象。 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符号、统计图表记录水沸腾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测 量的数据。 能基于证据分析水沸腾时的现象产生的条件。 科学态度 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实事求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发现和观点。 三、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铁架台、酒精灯、烧瓶架、石棉网、烧杯、水、温度计等 四、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 教学导入 本节课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烧开水这一常见现象引入,组织学生根据已有的经 验对“水烧开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充分交流,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想法, 教师应对学生的可能预测(在烧开水的过程中,水的温度、水量的多少、水由静 止到翻滚、冒气泡等方面会发生变化)进行适时的梳理、筛选。建议用思维导图 的方式在黑板上进行整理和呈现。让学生的前概念与本节课真实的观察记录有一 个充分的比较,有利于学生概念的转变和建构。 活动1 烧开水 1-本活动可以按如下程序组织:“讨论实验及记录方法-小组成员分工-分 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分析现象和数据,思考现象与水温的关联-初步建立 沸腾的概念”。活动的重点是搜集、整理和分析实验记录。 教师要在课前提前预做一遍实验,以便确定好烧杯内水量的多少,水从加 热到烧开大致需要多少时间,根据加热烧开的总时间确定每次隔多长时间测量一 次温度,以及其他需要学生注意的地方。烧开水的活动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一 定要向学生交待安全操作方面的问题。安装实验器材时,教师可先示范,再让各 小组的学生模仿教师的范例进行组装,也可以由教师在课前将实验器材安装好。 为便于观察,同时防止烫伤手,建议用铁架台悬吊温度计后放入烧杯内(不要手 持温度计去测量)。实验过程中,还要交待酒精灯的使用要求,提醒学生手不要触 摸正在加热和已加热的烧杯。 由于烧开水的过程中,涉及观察现象、定量测量、按时间顺序前后对比观 察记录等,为了让学生能有序地展开整个观察实验活动,教师在实验前组织学生 从“观察和测量什么”“怎样观察和测量”“怎样记录”等方面引导学生讨论好观 察、实验、记录方法和内容,特别是记录水量变化情况时,应指导学生在加热前 和停止加热后在烧杯外壁标记试管内水面的位置。最后组织学生明确好分工,确 定谁观察水的变化,谁观察温度计读数,谁计时,谁记录,等等,让实验做到有 目的和有序。 在研讨的环节,由于观察的现象和数据比较多,为了有序地讨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