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281275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国学竞赛宝典-唐宋时期之美文赏析5(微课视频+课件:15张PPT)

日期:2024-05-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1568208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考,PPT,15张,课件,视频,微课
    课件15张PPT。“假日杯” 国学竞赛复习宝典[慕联教育专题课程] 课程编号:ZS1611010201GX0305XYP 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 子墨 学习目标第一部分PART ONE赏析唐代美文(课内) 发现小石潭柳宗元小石潭记潭中景物小溪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 《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柳宗元借写小石潭的幽深寂静和清丽的景色,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景物,寄寓自己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心情。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韩愈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全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全文表达了韩愈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中心论点千里马的悲惨遭遇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第二部分PART TWO赏析唐代美文(课外)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到永州后,其母病故,王叔文被处死,他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心情压抑。永州山水幽奇雄险,许多地方还鲜为人知。柳宗元在这漫长的戴罪期间,便到处游览,搜奇探胜,借以开拓胸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永州八记》就是这种心态之下的游历结晶。 《始得西山宴游记》为《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此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作者对怀才不遇愤懑和现实丑恶的无奈之情。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译文: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境界,梦里也就有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既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又同下文游西山时陶醉于自然美的欣喜形成鲜明的对比。一种寂寞、愁闷的精神状态。透露了作者表面上似乎沉醉于山林美酒之中,实际上内心深处的郁闷并未得到排解。 得不到施展的志向仍然是梦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