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速风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控速风车》第二课时主要学习电位器的使用和通过编程用电位器来控制角色的大小、速度和方向。我设计了三个任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在第三个任务还设计了两个难度系数不同的任务,实现让学生分层学习,各有收获。在总结程序设计思维时,结合学科知识迁移,利用线段图进行讲解,化抽象为形象,助力理解。 二、教学对象 小学五年级学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电位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掌握电位器的使用方法。 (2)能通过编程,实现用电位器来控制角色的高度、大小、旋转速度和旋转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数形结合辅助学生理解和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和体验,感受开源硬件编程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编程的浓厚兴趣。 (2)通过鼓励学生设计制作创新作品,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学有所用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电位器控制角色的高度、大小、旋转速度和旋转方向 难点:电位器旋转量的调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控速风车》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用键盘来控制风车的程序、Arduino平台和主控板的使用方法。 引出课题: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控速风车》的第二课时。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电位器 师演示转动手中的硬件,风车也转动起来,让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硬件? 引出电位器在生活中的应用:音箱音量开关、风扇调速开关、煤气炉火力大小开关。 电位器的使用 展示电位器与主板、源码编辑器的连接视频。 介绍积木 ①作用:从硬件获取模拟接口的数据 ②强调电位器连接主控板的哪一个接口,则积木程序的接口就设置为哪一个。 ③演示旋转电位器时,变量“电位器”的数值在变化。 任务一:测试电位器 请完成P44用电位器控制角色高度,并在导学案中记录下你的发现。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师生一起小结: 旋转电位器,变量电位器的值最小是0,最大是100。 向右旋转电位器,变量电位器的值越来越大,长方形“图示”角色的高度越来越高。向左旋转电位器,变量电位器的值越来越小,长方形“图示”角色的高度越来越矮。 4、任务二:用电位器控制风车速度 用电位器控制风车的转速。电位器值为0时,风车不动,电位器值越大,风车转速越快。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师生一起小结: ①使用背景角色获取电位器数据,定义变量“电位器”。 ②编写风车脚本 (三)升级任务:用电位器控制风车左右旋转 (选择其中一个任务,进行挑战) 1、修改风车的脚本,使得电位器可以调节风车左右旋转。(难度系数 ) 2、修改风车的脚本,用电位器同时调节风车的方向和速度。(难度系数 ) 【设计意图】通过升级任务,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实现分层学习。一般学生可选择完成第一个任务,优生可以选择第二个任务进行挑战学习,拓展思维发展。 学生完成后,师生一起小结: 第一个任务: 第二个任务: 【设计意图】使用数形结合,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四)课外拓展 请发挥你的想象,设计制作一个用电位器控制的产品。和同学们比一比,谁设计的产品更有创意? (五)课堂小结 师生一起小结本课所学内容。 1、电位器的值在( )之间。 2、用电位器控制风车的速度,要先将变量“电位器”设定为( ),然后通过( )改变风车的速度。 六、板书 第9课 控速风车 一、用电位器控制风车速度 二、用电位器控制风车方向 三、用电位器控制同时风车的速度和方向 第3课 控速风车(第二课时) 导学案 【学习目标】 认识电位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掌握电位器的使用方法。 能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