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20437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课件+学案

日期:2025-10-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418518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课件,学案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学习目标 1.了解森林的生态效益及原始森林的分布。2.理解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其生态脆弱性。3.掌握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及保护的措施。 一、森林资源的作用及现状 1.资源属性: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2.作用 3.现状 由于人类长期的开发,多数地方的原始森林已被破坏殆尽,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是亚马孙热带雨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境内。 连线 把以下三种森林与其对应的主要作用连线。 答案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分布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15°~25°。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2.环境效应 (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被称为“地球之肺”。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3)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生态的优势 全年高温多雨→形成雨林群落→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2.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表现 (1)土壤贫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再加上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一般很贫瘠。 (2)生态难以恢复: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破坏 (1)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2)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 (3)主要活动: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 2.雨林开发(以亚马孙开发计划为例) (1)20世纪50年代以前 巴西及亚马孙地区周围的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因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印第安人生产方式落后,人口很少,对自然索取不多。此时,对雨林系统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巴西实施大规模的公路建造计划;实行人口均衡的发展政策;首都迁往内陆高原。这时,加快了对西部广大疆土的开发,使热带雨林地区受到空前的破坏。 (3)1970年 巴西政府正式公布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加剧对雨林的破坏。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②移民亚马孙平原。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④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 五、雨林的前———开发还是保护 1.面临形势:每年有大约11万平方千米的雨林因砍伐、焚烧而毁灭,如果这种趋势不能制止,“绿色腰带”将彻底消失。 2.矛盾冲突:雨林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3.理性选择: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4.保护措施 (1)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2)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3)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4)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5)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6)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探究点一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和脆弱性 2017年7月21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乔纳森·怀特副教授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题为“亚马孙南部热带雨林触发湿季的开始”的论文。该论文首次以观测数据证明了热带雨林蒸腾作用在触发南美洲的干湿季转换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据此回答问题。 1.热带雨林对全球碳循环、水循环和生物多样性都至关重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