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21682

2020年高考历史三轮热点专题五: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课件(共40张ppt)

日期:2024-05-0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95325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0年,ppt,40张,课件,共同体,命运
  • cover
(课件网) 通用版本 高三年级 专题五:中华民族的复兴 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道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的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可以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个方面来理解. 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一定会和平崛起!可以肯定的是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 1.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两个阶段:经济恢复(1949~1952年)、经济建设(1953~1956年)。 (2)三项任务: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民主政治建设开始启动;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与改造并举(即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步进行),建设成就显著,其中东北成为“新中国工业的长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开启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 [知识拓展] (4)外交方面: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受两极格局的影响,新中国选择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明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新视角] 从学者观点分析新中国初期工业化道路的策略、特点及原因 (1)策略: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借鉴苏联的经验,走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 (2)特点 ①实行五年计划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步进行。 ③立足于中国国情。 (3)原因 ①国内资金和资源缺乏,只有集中人力、物力进行重工业与工业体系的建设。 ②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遏制和孤立”;中国“一边倒”政策倒向苏联。 ④中国经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原因。 [特别提醒] (1).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社会经济基础的过程中从两个方面开展: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进行工业化建设;第二、变革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在过渡时期也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的。 (2).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产生了深刻影响。 (3).新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借鉴了苏联的经验,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政治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借鉴了苏联的苏维埃体制;第二、经济方面,计划经济体制借鉴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第三、科技教育,大力发展军事科技,偏重理工科教育。 (4).计划经济体制,是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最初的一种必要手段,同时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 ?(1)对内改革:①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直接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性质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改革的内容: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由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向以公有制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