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55601

粤教版必修3王昌龄《从军行》(25张PPT)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36198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版,必修,王昌龄,从军行,2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凉州词 王之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边 塞 诗 一、新课导入 出塞(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边 塞 诗 从军行(之四) 王昌龄 征战之苦 卫国豪情 自然风光 思乡情切 二、边塞诗内容特点 边塞诗中常见意象: 景:落日、黄昏、冬雪、寒 雁、玉门关、大漠、黄 沙 物:羌笛、琵琶、号角、战 马、烽火、干戈 人:征夫、戍卒、将军、思 妇 王昌龄,字少伯,江宁人,边塞诗 人的重要代表。其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有“诗家夫子王江宁”的称号。其七绝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 作者简介 三、作者及文题背景介绍 文题背景 《从军行》原是中国古代的歌曲类别,属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乐府解题》中说:“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 文题背景 王昌龄的《从军行》沿用乐府旧题来表现唐代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戍生活的某一场景,来表现征戍者内心的思想感情。 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写西北边塞战士杀敌立功的高昂斗志。 从军行(之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四、齐读诗歌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漫天的浓云 古代通往西北的边塞关口,在甘肃省 这里指侵袭西北边境的敌人 古代士兵穿的铠甲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五、解读诗歌 (一)关键字词翻译 (二)逐句分析 1、“长云”这一意象有无特殊含义? “长云”不仅指大片的阴云,也代指侵扰西北地区的敌人,他们像阴云一样笼罩在天空中,渲染了一种紧张气氛。 2、思考“暗”字的词性,并分析其作用。 从地理位置来讲,此处的雪山是指祁连山,它以雪白壮丽而闻名,此时“暗”下来,是因为“长云”笼罩。此处“暗”字应理解为使动用法,四起的硝烟让整个边塞都黯淡下来了,因而开篇的画面是冷色的、苍凉的。 青海长云暗雪山 (二)逐句分析 1、“孤城”应如何理解? 写战争形势紧张、以“孤独之师”守卫边疆;是写征人应思乡、思念亲人而产生的孤独之情。 2、为何“遥望玉门关”? “玉门关”即是保家卫国的防线,也是征战结束归乡之路的开始。 “遥”字从地理位置上写出了距离之远,传达出战争持续时间长,归家遥遥无期之感,更突显思乡之情的浓烈。 孤城遥望玉门关 (二)逐句分析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前两句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借景抒情。诗人借助“青海”“长云”“雪山”“玉门关”“孤城”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壮阔悲凉、气势雄浑的画面,写出了边塞壮丽的风光的同时,也写出了战争的残酷与艰苦。 (二)逐句分析 请逐一分析此句中的字词。 黄沙:黄沙遍地、满目荒凉,写战争环境的艰苦。 百战:战争频繁不敢松懈、战争历时之久。 穿:战斗的激烈、战士们浴血奋战。 金甲:铠甲,写出了战斗的惨烈。 黄沙百战穿金甲 (二)逐句分析 1、此句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运用了“用典”的写作手法。“楼兰”原是西汉时期的敌人,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汉昭帝时大将军霍光派遣傅介子前往楼兰,计杀楼兰王。此处借指西北地区的敌人。 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逐句分析 2、此句中哪一个字最应该重读?请简要分析。 “破”字。此处的一个“破”字一扫前三句带来的阴霾与凄凉之感,给人一种破壶沉舟、摧枯拉朽的力量感,将士们誓死守卫边疆,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