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571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植物妈妈有办法 1(沪教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129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植物,妈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物、别、备、微、甲、挂、野、掉、底、得”10个生字的字音。并结合课文语言环境正确认读生字。能在老师指导下掌握“办”的书写顺序,并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备、野、甲、办”。 2.能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顿读。借助图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阅读课外书籍,了解其它植物是如何传播种子的。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借助拼音读准课文11个生字,读出诗歌节奏感。 2.理解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两遍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观看课件:说说你看到了那些东西? 学生观看录象。交流。 板书:蒲公英 苍耳 石榴 豌豆 这些都是植物。学习生字“植”。读准字音,指名记字形。 2.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让我们来看看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 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说明:谈话直奔文章的主要内容,开门见山。用录象引入课文,意在让学生对课文所描写的植物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第一遍读,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学生开火车朗读交流。教师正音。 2.第二遍读,带问题读。要求:再仔细读读,想想,植物妈妈用什么方法送别自己的孩子。这些卡片该如何摆放。 卡片:微风吹 挂住动物皮毛 小鸟吃掉 太阳底下晒 学生朗读、思考。 交流摆放卡片。读卡片上的词句。 3.学习生字:微 挂 掉 底 A.黑板上的生字,请你自己读一读。 B.你会学吗?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说明:尝试朗读,整体感知,要求带问题读,通过有目的的再读课文,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体验读书的快乐。如果学生摆放卡片错误,请学生再读课文,力求通过朗读发现错误。 三、品读课文,学习生字。 你最喜欢谁的方法?把这段内容读一读。(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现四段课文内容。) 1.学习第二节 ①注意“蒲”、“乘”的读音 出示蒲公英的图片,介绍蒲公英的形状和它的种子, ②图中的哪一部分是妈妈准备的“降落伞”?哪一部分是种子?学习生字“备”。 “纷纷”表示飞时的样子,说一说种子会怎样飞呢?(一个紧跟着一个没有顺序地随风飞去。) 还有哪些情景可以使用“纷纷”这个词语。 2.学习第三节 苍耳妈妈送给种子的是什么?铠甲 学习生字“甲”。是独体字。铠甲,是古代士兵身上穿的铁衣,在本课中指苍耳外面的带刺的硬壳。 课件演示:小兔带着苍耳的种子走到田野、山洼。 学习生字“野”。田字格指导书写。 3.学习第四节 教师引读。 4.学习第五节 ① 读准“荚”的读音。 ② 豌豆娃娃怎么会“蹦跳”着离开?(豆荚爆开力量很大。) 说明:这一环节让学生自由地朗读的课文,并随文识字,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读通句子,读好句子,读出诗歌特有的节奏感。最后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总结归纳、背诵课文。 1.就这样, “孩子”们离开了妈妈,四海为家。现在,你能说说“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吗?(指的是种子到处生根发芽,重新生长)。 2.出示课文媒体,朗读课文最后一节。根据媒体和课文提示,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说明: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自己对词语的意思进行总结归纳,在检查阅读情况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回答的内容,及时纠正学生的语病。 五、游戏巩固,指导书写。 1.给蒲公英找家。 蒲公英上写得字和三个读音。田野上出现句子。 (1)粗心的小朋友(得dé)不到知识。 (2)孩子长大了,(得děi)离开自己的妈妈了。 (3)蒲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