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72822

1.1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案

日期:2025-09-2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69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形形色色,动物,教案
  • cover
《形形色色的动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呈现了一组动物园里生活着的形形色色的动物的图片,有大熊猫、犀牛、长颈鹿、孔雀、金鱼、海豹、大鲵和鳄,这是一组有结构的图片,这些动物涵盖了哺乳类、鸟类、鱼类、爬行类和两栖类。这样的设计意在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使其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同时,鼓励学生能用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在这一组动物中,它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迥异的外形,不一样的生活习性。其中既有最高的长颈鹿、特别强壮的犀牛、讨人喜爱的娃娃鱼、金鱼,也有漂亮的孔雀、凶猛的鳄鱼等,这些动物的选取,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作为本单元第一课,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后续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我们不难发现,这组动物大都是珍稀动物,甚至是濒临灭绝的动物,这里,教材还隐含了要珍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目标,教育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材第二部分又出示了一组动物图片,凸显的则是它们的生活环境:有生活在高山密林中的金丝猴;生活在丛林、草原和河谷地带的大象;生活于森林边缘或山地草原地区的梅花鹿;生活在热带草原的鸵鸟;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的虎;以及生活在浅水中的天鹅。在这里,教材要求学生交流不同的动物有趣的事情,不仅局限于书本提供的几种动物,也可以是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的或熟知的。学生可能会涉及到动物的形态、饮食、运动、防御等方面,教师要及时的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环境对动物的重要,动物为适应环境发生的诸多改变,并组织学生把整理后的交流用表格记录下来,便于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 教材第三部分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继续让学生感知自然界中的动物种类繁多,生活着各种形形色色的动物,而且它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生活的环境各不相同。 教材第四部分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填写表格,这一部分虽然是课下完成的,但是从三个方面提供了保障:一是设计了能调动学生行动的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如“最大的动物”、“夜间活动的动物”等;二是必须填写资料来源,促使他们去行动;三是激励措施,完成的画三面小红旗。 最后一部分,鼓励学生继续探究,搜集资料、图片,办一期“有趣的动物”的展览。一方面,教师要发动大家的积极性,参与到活动中来,另一方面,也要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时间和机会展示他们的成果。 学情分析 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当他们发现新鲜的东西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探究欲,五年级学生经历了两年多的科学课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观察物体的方法。虽然他们身边有很多动物,但是学生还没有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去研究过它们。 学习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能用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2.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3.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4.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5.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各种不同的动物。 难点:用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评价任务 1.能够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 2.用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3.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教学准备 1.图片:各种不同环境下生活的动物。 2.动物适应环境的相关资料或影片,如迁徙、饮食、身体形态等。 3.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不同的动物 1.(出示一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动物,让学生分别谈一谈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等。 让去过动物园的学生谈一谈他们所见过的一些动物,了解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等。 2.引导学生分类。 教师引导学生给不同的动物分类,不要硬性给出标准的分类名称,只要学生能有自己的分类标准就行,适时引导学生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二、认识不同动物生活的环境 1.出示第二组图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