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7547

季风的影响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73639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季风,影响
    第二课 山川秀美 第二课时 季风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知道我们地形的多样性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形成我国气候的多样性;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形成,知道我们的季风气候的分布及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了解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地图了解我们各地不同的气候类型及不同的自然景观。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及季风的分布;运用地图、降水柱状图说明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自己生活的家乡的气候及气候对周围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从自己家乡发展生产的得与失中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良好的读图和用图习惯。 二、教学重点:季风气候及其影响。 三、教学难点:地图和气温降水柱状图的判读。 四、教学方法:图示法、分析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展示反映中国各地的气候景观图片,让学生感受我国各地气候的差异。 教师引入: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国各地不同的气候及由此产生的气候景观。 教师板书:二、季风的影响 1、多种多样的气候 师生互动,活动探究: 学生活动:学生看图3—16中国的气候类型,讨论我国各地的气候类型及其各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学生讲述:介绍各地的气候特点及其生产和生活方式。 师生归纳:我国各地不同的气候在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气候景观,并对人们的生产和生 活方式产生影响。 教师设疑:我国各地什么气候影响最大?不同地区的气候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回答:(季风气候影响最大,受季风的影响) 教学过渡:我国各地不同的气候主要是受季风的影响形成的。 教师板书:2、我国的季风气候 学生活动:看图3—17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及季风的活动和图3—12中国的地形 思考活动:①我国的夏季风和冬季风的风向有什么不同?从什么地方来? ②季风主要影响到我国的什么地区? ③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生归纳:①夏季风主要是从太平洋和印度洋吹来的偏南风(东南风和西南风),冬 季风主要是从西伯利亚和蒙古吹来的偏北风(西北风和东北风)。 ②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③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 山脉。 设疑过渡:那么季风对我国的气候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教师板书:3、季风的影响 学生活动:看图3—18季风的功劳和相关的文字。讨论季风的功与过。 教师引导:要求学生先找到广州和利雅得这两个城市,比较它们在位置上的相同点 ———纬度大致相同。然后介绍看气温降水量柱状图的方法———点红线为各 月气温曲线,蓝色柱状为各月降水量,一般以1月代表冬季,7月代表夏 季,主要从图上读出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如广州冬季低温少 雨,夏季高温多雨) 学生回答:略 师生归纳:对比两个城市可以看出夏季风可以带来丰沛的降水。此时又正值我国气温 较高的时候,形成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 学生阅读:“阅读卡”,从文字上进一步感受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设问转折:季风给我国带来的都是好处吗? 学生回答:不是。 教学过渡: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季风的“过”。 学生活动:看图片3—19和图3—20,说说季风产生的不利影响是什么?为什么会产 生这些不利影响? 学生回答:略 师生归纳:受夏季风不稳定的影响,季风会引发涝灾或旱灾,从而影响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学生活动:完成教材中的讨论填空题。 (三)课堂小结、知识整理:(课件网) 中国不仅地形多种多样,而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 A B C D E 气候复杂多样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