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91690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6.1—第9课时 比和比例(1)课件(14张ppt)+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10542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比例,ppt,14张,课件,9课时
    第9课时 比和比例(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4第1~3题,完成教科书P85“练习十七”中第1、3、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巩固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探究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关系。 2.经历整理知识的过程,提高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使知识融会贯通,体会“变中有不变”的思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 厘清所学知识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对比和比例知识的回忆 师: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有多少名同学呢?男、女同学分别有多少名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统计将数据写在黑板上) 师:谁能用比的知识说说男、女同学的人数和本班人数的关系?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男生和全班人数的比,女生和全班人数的比。 师:你能分别再说一个比和刚才的比组成比例吗 说一说你的方法是什么? 教学笔记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找到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师: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板书课题:比和比例(1)] 【设计意图】利用身边的信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感受知识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主动重温比和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二、复习比和比例的基础知识 1.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84第1题的表格,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师:关于比和比例的知识,你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基本上能系统进行整理,教师适时指导即可。(课件出示完整表格) 【设计意图】表格的呈现使知识形象、直观、有条理。学生通过表格自主归纳,清晰地看清比和比例的关系,并掌握比和比例的异同之处,进一步系统掌握比和比例的知识结构。 (2)完成教科书P85“练习十七”第1题。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后再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1.没有看清谁与谁的比,将比的前项与后项的位置写反了;2.求比值与化简比弄混淆了,例如第(2)题两者之比是1∶1,而不是1。 师:求比值和化简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你能用表格整理一下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自主归纳知识点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汇报交流时,可能回答不一定完整,语言也不一定准确精练,但只要意思相符就应予以肯定。 吗? 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比和比例的基本知识,并复习求比值和化简比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利于学生辨析。 2.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师: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请大家先填写教科书P84第2题的表格,再说一说它们的区别。 学生独立填表,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课件出示完整表格) 师:你能用字母来表示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总结并板书:=a÷b=a∶b(b≠0) 师:想一想,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再指名汇报。 师小结:比指的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设计意图】此环节仍然借助表格,让学生梳理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把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学会整体地、一般性地把握知识,使知识融会贯通,体会“变中有不变”的思想,构建了比较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发现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把概念、性质放在一起进行整理,将表面上看似不同的三个知识点整合为本质相同的一个知识点。 完整的知识网络。 3.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 师:谁能说说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 同桌互相说一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