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9902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导学案

日期:2024-06-07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7次 大小:542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 cover
【导学案】 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导学案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 刘涛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自主学习】 知识点1: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定义:大量实验证明,参加 的各物质的质量 ,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该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 和 之间的质量关系。 【拓展延伸】1.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对象是化学变化;参加化学反应是指实际参加化学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只涉及质量守恒,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如体积等。 2.若有气体参加反应或有气体生成,探究实验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知识点二: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 ⑴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原子、分子观点来看,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 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⑵质量守恒的原因: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改变,即元素 不变,元素 不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相等。 【拓展延伸】质量守恒定律可理解成“五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⑴“五个不变”:宏观上物质的质量总和和元素的种类不变,微观上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均不变。 ⑵“两个一定变”:宏观上物质的种类改变,微观上原子的种类不变。 ⑶“两个可能变”:宏观上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微观上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知识点三: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有:解释有关现象,推断物质的组成和化学式。计算物质的质量,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等。 知识点四: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意义及读法 ⑴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 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⑵表示意义:①质的方面:表示 、 和 。 ②量的方面: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 。 ③粒子方面: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 。 【拓展延伸】1.化学方程式中“+”应读作“和”、“与”,不能读作“加”。而“=”应读作“生成”,不能读作“等于”。 2.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是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3.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都是气体,化学方程式还能表示在反应时的体积比,体积比等于化学计量数比。 【例题评讲】 例题1:如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B.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 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D.瓶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 解析:锥形瓶内的白磷和氧气不一定恰好完全反应,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如果不是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大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则A项错误;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则B项正确;白磷燃烧放出热量,锥形瓶中的气体膨胀,冷却后气体收缩,因此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则C项说法正确;瓶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该D项正确。答案为A。 例题2: 生活中的自来水通常用氯气(Cl2)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H2O=X+HClO。则X的化学式为( ) A.H2 B.ClH C. HCl D.ClO2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Cl、H、O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2、1,1、1、1。反应前后氯原子和氢原子各相差1个,故1个X分子中含有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化学式书写的时候正价的写在前面,负价的写在后,故X的化学式为HCl。故选C。答案为C。 例题3:同学们对化学反应方程式:C + O2CO2有下面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生成物是气体 B.反应条件是点燃 C.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单质,生成了氧化物 D.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物的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