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406701

2.5健康饮食 (课件22+17张PPT+教案)

日期:2025-10-2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141408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健康饮食,课件,22+17,PPT+,教案
    5 饮食与健康(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需要的营养及其来源。 2.懂得营养要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3.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和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人体需要的营养及其来源。 2.懂得营养要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和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图片:美味的食物,提问:你吃到的这些美食都到哪里去了? 【学生】观看图片,思考讨论:自己吃到的美食都到哪里去了? 二、讲授新课 (一)探究食物是怎样旅行的 【教师】引导学生来画一画吃进的美食的旅行路线。(建议使用资源:【活动设计】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 【学生】动手在人身体图中画食物的行进路线。 【教师】追问:怎样知道我们中谁画的“旅行图”正确呢? 【学生】七嘴八舌展示自己思考之后的结果。 【教师】总结:照X光,B超,胶囊摄像头。 (二)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教师】介绍人体消化系统:在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近7米长的消化系统。让我们来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学生】初步认识人体消化系统,及时跟随老师的讲解进行学习。 【教师】展示消化器官的图片,学习各消化器官。 【学生】深入了解消化器官。 【教师】追问:人体消化器官的位置、作用是什么?及时补充作用: 1.口腔的功能: 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2.食道的功能: 食道蠕动,推送食物入胃。 3.胃的功能: 胃挤压、磨碎、搅拌食物,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使食物变成糊状。 4.小肠的功能: 小肠进一步消化食物,食物被转化成人体可吸收的养料,并被吸收进入血液 5.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 【学生】再深入了解各消化器官———说一说。 1.口腔在人的头部。口腔内有牙齿和舌,还有能分泌唾液的唾液腺。 2.食道是一根管子,位于胸腔内,它是食物从口腔到达胃的通道。 3.胃在人腹腔的上部,像一个大口袋。 4.小肠在腹腔的下部,上面连着胃,下面连着大肠。小肠比较细,很长,大约有5~6米,弯弯曲曲地盘折在一起。 【教师】实践应用:引导学生指认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线路”。 【学生】指一指,认一认:将刚刚学过的知识以自己的身体为参照,说一说食物的旅行路线。 (三)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 【教师】展示图片,介绍实验器材。 【学生】说一说实验过程中的实验器材相当于人体的哪一个消化器官: a漏斗→口腔 b软塑料管→食道 c塑料膜→胃 d袜筒→肠 e馒头、乒乓球→食物 【教师】引导学生做一做。 【学生】利用器材模拟食物的消化过程。 【教师】消化道使用什么方式使食物前进? 【学生】蠕动的形式。 【教师】追问:倒立吃东西会不会使食物进入胃里? 【学生】思考并回答:会,因为食物靠蠕动的方式进入到胃里。 【教师】你知道身体各消化器官中的消化液及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吗? 口———唾液:淀粉、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麦芽糖。 胃———胃液:淀粉、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麦芽糖、蛋白质初步消化物。 小肠———胰液、肠液、胆汁: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四)健康的饮食习惯 【教师】展示图片对比哪些是健康的饮食习惯,哪些是不利于健康的? 【学生】看图总结:多吃蔬菜有益于健康,常吃烧烤、腌制、腊制、方便面类食物损害健康。 【教师】总结健康的生活方式: 1.细嚼慢咽,不囫囵吞枣。 2.饮食有节制,不暴饮暴食、不贪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3.起居有规律,定时排便。 4.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生活方式哪些是利于健康、保护器官的。 3 / 35 饮食与健康(第1课时) 教学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