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保护心脏(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和保健。 2.探究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 2.探究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探究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还记得我们在研究运动对呼吸的影响的时候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运动后你的呼吸有什么变化?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下心跳次数与运动的关系。你打算如何进行研究? 【学生】提出方案。 【教师】对合理的方案给予肯定。 【教师】听心跳除了用听筒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通过测量脉搏来了解心脏跳动的次数。 二、讲授新课 (一)心跳次数与运动的关系 我们的心脏就是通过不停地收缩和跳动,从而把血液输送到我们身体的每一处,如果有一天心跳停止,也就意味着死亡的到来。同学们可以把手放到自己的胸腔中部偏左心脏这个位置,感受一下自己生命的跳动。 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节律性地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简而言之就是血管有节奏的搏动。请同学们把手放到自己的手腕上,感受一下自己的脉搏。 探索脉搏与心脏之间的关系: 1.身体上有哪些地方可摸到脉搏,你认为脉搏与什么有关系?(与心脏的跳动有关) 组织学生测量脉搏和心跳,并做好记录。 研究结果:心跳频率与脉搏频率相同。 2.心脏和血管的作用是什么? 心脏不停的收缩和舒张使得血液不停地在血管中流动,血管就是我们血液循环系统的管道,心脏和血管互相作用,一起完成我们的血液循环。 3.血液循环有什么作用呢?如果心脏停止跳动了,血液循环停止了,人的生命就会结束了。这是为什么? 血液循环主要是为我们的肌体组织器官提供养分。血液是人体的运输兵,它把肠吸收食物的养料、肺吸进的氧气带给人体各部分,又把我们人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其他器官排出体外。如果血液循环停止了,人体各部分就得不到氧气和养料,它们产生的废物也不会被运走,所以人的生命就结束了。 (二)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心跳的快慢呢? 本活动是一个拓展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的脉搏次数,继续研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其他因素。把调查研究的数据,用简单的报告形式撰写出来,与同学们交流。(建议使用资源:【活动设计】影响心跳快慢的其他因素) (三)保护心脏和血管 【教师】通过以上的学习可以知道,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要想身体健康,必须注意心脏的保健。怎样使心脏健康?怎样保护心脏不受伤害?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讲解:1.科学饮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心脏的功能。但是体育锻炼一定要适当,不要过量,否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要到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去活动,不宜在雾中及寒冷的早晨锻炼。不宜在饱餐或饥饿时锻炼。若在进行体育锻炼中,出现头晕、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大汗等症状时,应立即原地休息,同时含服随身所带的硝酸甘油、心痛定或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3.不吸烟,不饮酒。(烟酒对心脏、血管伤害很大,烟能使血管硬化、血液循环不畅,过量饮酒能使心脏麻痹,甚至停止跳动。少年儿童的心脏还在发育中,特别怕烟酒的伤害,千万不能吸烟饮酒。) 2 / 2(
课件网) 7 保护心脏(第2课时) 第二单元 生理与健康 一、导入新课 运动后呼吸频率会加快,运动结束后呼吸会恢复正常;运动越剧烈,呼吸频率越高。 运动对呼吸的影响 测一测我们的心跳 二、讲授新课 (一)心跳次数与运动的关系 实验记录表 同一个人 不同状态 安静 运动 休息3min后 剧烈运动 轻微运动 1分钟脉搏次数 二、讲授新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