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常见的动物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从学生身边常见的动物入手,通过与常见动物“面对面”地接触,开始正式地进行科学研究,让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使学生丰富有关动物的知识,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多样。同时,在观察中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自主探究活动打下基础。从中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激起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动物,感受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征及其生活环境,能用各种感官感知动物的外部特征,并用语言等方式描述所观察的动物的形态特征。 2.在对动物的观察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愉快,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初步感知动物的形态、种类是纷繁多样的。 【教学重难点】 1.尝试对各种动物进行比较细微的观察,能用各种感官感知动物的外部特征,并用语言等方法描述所观察的动物的特征。 2.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动物的基本特征。 3.初步意识到人类与动物的关系要爱护动物。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乌龟、金鱼鲫鱼、猫头鹰模型、熊猫图片,熊猫玩具、兔子模型、毛线(5条)、放大镜(5个)尺子(4把)。 【教法、学法】 讲授法、谈话法、 启发式、探究式、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图片音频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先放一段音乐,同学们随着音乐和课件上出现的 小动物我们来模仿一下好吗?(播放音频:小跳蛙) 2.提问:同学们能在一分钟之内让他们都睡着么?有个小姐姐特别的厉害能在一分钟之内让她的动物朋友睡着,你们信不信?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学生表示很吃惊,不敢相信的看完视频)。??? 提问:在你身边有没有和你非常熟悉的小动物?你能来把他介绍给我们大家么? (学生踊跃说出自己身边的小动物)(板书:看、摸、听) 小结:看、摸、听等这些就是我们常用的观察动物的方法。其中,有些动物也不是可以随便摸的,要确保无毒、自己不受伤害的情况下,才可以摸。并且观察的时候我们要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观察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常见的动物。(板书:常见的动物) 3.思考:按怎样的顺序观察动物,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小结:观察动物时通常按从头到尾或者是从尾部到头部的顺序观察,这样才能做到细致、周全。(板书:头-尾、尾-头) 4.观察:让我们用这些方法来观察小兔子模型。 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观察顺序观察小兔子模型,让学生进行猜想,教师给予肯定并渗透兔子耳朵为什么是长长的以及她的作用,让学生自己观察兔子的腿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学生能够给出答案,两条腿不一样长,并进行大胆的猜想:后腿长,能够自己借助毛线等工具准确的测量出前腿长还是后腿长,培养学生大胆猜想,为后面的观察猜想做好铺垫。 观察时可以利用放大镜、尺子、毛线,并介绍工具的功能。(板书:比)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共同总结了观察的方法和顺序,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常见的动物,来 近距离观察它们和它们交朋友。 【设计意图:引出学生所熟悉的动物,通过学生的介绍,把观察动物的方法及顺序总结出来,让学生明白这一节课是深入研究常见的动物。从而把学生引入了本课的学习。】?? 二、我们的分组观察 1.自主选择小动物,分组观察 老师把带来的动物朋友介绍给大家,利用学习到的观察方法和观察顺序来观察可爱的小动物。 2.各小组观察动物,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在观察之前,有几点温馨提示: 每组同学开始了自己小组的观察。 小结:金鱼鲫鱼组通过观察对比除了相同处和不同处,前面对比小兔子的前腿和后腿长度,这种观察是对比观察。 熊猫小组的同学观察出来熊猫最大的特点:黑白相间,有的同学还知道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