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太阳和影子 一、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猜谜、游戏等,知道影子形成的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实验、交流、讨论,逐步了解不同时段影子的变化,使学生进一步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及运用太阳位置、物体影子的特点来判断时间、辨别方向;最后通过拓展活动,让学生意识到利用太阳光和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做一些有益的事。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是每天都要经历的自然现象。但这些现象却往往使学生视而不见。他们对宇宙间的天体运动和变化,只能感知现象而缺少相关科学知识,无法以自己的现有经验加以解释。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激发学生探索身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记录观察数据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运动的关系;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养成长期观察的良好习惯;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的应用于生活实际。 (三)情感目标 在实验探究中,养成勇于探索、善于交流、分工合作的优良品质;能体会到科学探究来源于生活,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要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多媒体一套、透明的物体、三个太阳的图片、每组准备三幅画(未完成的画影子作品)。 2.实验准备:手电筒、铅笔、硬纸板等。 (二)学生准备:记录纸,课前观察提示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师生玩手影。 首先利用多媒体投影机的光源,老师做手影,学生观察并猜影子,然后让学生上台进行游戏。当学生玩的起劲时,故意切断投影机的电源,创设有疑情景:影子怎么没了?猜猜看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验证得出影子产生的条件。 2.除了刚才的手影,你在日常生活中的什么情况下也看见过影子? 3.关于影子你有哪些认识?在学生的汇报中引出本课课题《太阳和影子》 【设计意图】玩游戏是深受学生喜欢的一种方式。一个针对性强的游戏活动可以使学生迅速集中思维,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到学习中。汇报交流中暗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如影子是什么颜色,影子是怎样形成的,为顺利解决本课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学生对影子的认识,可以挖掘其对科学探索积极性,为下一步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操作感知,探究特点。 1.交流课前作业 首先让学生交流在课前记录的关于太阳位置的变化,以及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主要交流:课前的观察记录;对观察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2. 设计实验,验证关系: 实验提示及分工:(课件) (1)将铅笔竖直立在桌面上。(4号同学负责) (2)将手电筒平放在桌子上,距离铅笔大约20厘米,打开手电筒照射在铅笔,观察灯光的亮度及铅笔的影子,并用笔将影子描下来。(2号同学负责拿手电筒,3号同学负责画影子,1号同学负责全面观察) (3)用手电筒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手电筒绕铅笔转半圈。每移动一点距离,要及时做好观察,并随时将影子描下来。注意:手电筒放在铅笔的南侧,自西向东移动;手电筒与铅笔的距离始终保持20厘米左右。 (4)根据要求,将实验重复几次。 (5)思考并讨论: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