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442932

3.13 是谁制造了风 说课稿

日期:2025-09-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106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3.13,制造,课稿
  • cover
《是谁制造了风》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恩施州利川市团堡镇小学的一名科学老师,从教30年只有87年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没教科学,所以经常被同事戏称“汤科学”。 这是我今天要说课的课题--是谁制造了风。(ppt 1)我说课的流程主要有三大块: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ppt 2--7) 1、教学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是谁制造了风》,这课是鄂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 2、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习气温、风力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思考讨论生活中人们怎样制造风,知道产生人造风的原因是什么;第二部分,通过模拟实验,研究自然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 3、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四维目标,我拟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风的流向是从低温向高温处流动。 2)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学生实验,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能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科学态度目标:通过自身大胆的猜想和实验,体验成功的喜悦,养成科学严谨的探究习惯。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在实验的过程中,注意整理实验器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和卫生意识。 4、教法与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问题为主线,倡导探究式学习,在学生动手、动脑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能力。 5、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风的流向是从低温向高温处流动。 教学难点:会做风的形成的模拟实验,能在模拟实验中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6、 教具准备: 1)、ppt课件; 2)、实验器材: 通风管、风管支架、风扇组件、打火机、蜡烛等。 二、教学过程:(ppt 8--26) 第一步:开课的时候直接以问题引入。 1、老师手拿风叶,问:谁能在不接触风叶的情况下,让我手中的风叶转动起来?(学生有用嘴吹的、有用书扇的等) 2、用嘴吹的时候产生了什么?(风。是你制造的风让老师的风叶转动了起来) 3、生活中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制造风?(有电风扇、空调等都能产生风) 三个问题紧密相连,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思维,围绕本课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老师小结:在生活中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制造出风,这种人为制造的风叫人造风,从我们刚才制造的风中,你能说一说人造风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汇报,人造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风。)板书:空气 流动 风 第二步:同样以问题引入学生探究--自然界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1、老师问:自然界里也经常刮风。是谁有那么大的力量,使空气流动起来呢?又是谁制造了风?板书课题:是谁制造了风 (同学们又大胆进行猜想、交流。)我们想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要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引入模拟实验。 2、学生实验。 1)介绍实验器材。 2)教师讲解实验方法、注意事项。 A、对比实验,点燃蜡烛前观察风叶是否在转动,点燃蜡烛后观察风叶是否在转动? B、注意事项:点燃蜡烛时不要烧伤、烫伤自己。观察到现象后就立即吹灭蜡烛,不然会烧坏实验材料。对实验器材轻拿轻放,不要将蜡烛直接放在课桌上点燃,要爱护公物。 C、介绍实验记录单 第三步:学生汇报交流,总结自然界中风的形成原因。 1、老师问:点燃蜡烛前为什么风叶没转动?点燃蜡烛后风叶转动了?(点燃蜡烛后产生了风) 2、点燃蜡烛后为什么会产生风?(通风管里的空气受热会上升,外面的冷空气流动进来补充形成风。) 3、补充实验:谁能想办法在不吹灭蜡烛的情况下让风叶停止转动?(拿掉风管支架,一会儿风叶就停止转动了)。为什么风叶不转动了呢?让学生亲身体验“没有冷空气的补充,就不能造成空气的流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