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44550

矩形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5901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矩形
  • cover
(课件网) 主要内容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教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反思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矩形的概念及其性质是这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既是平行四边形知识的延伸,又为学习其它特殊平行四边形提供了研究方法和学习策略,也为今后学习其它有关知识奠定了基础,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 2 .本节课还渗透着转化、对比的数学思想,重在 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情分析 认知起点 已经学习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积累一定的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内容. 学习方式 观察、操作、感知其演变,以合作交流的方式突破难点. 对策: 1.注意问题情景的教学. 2.使用启发诱导的方法. 3.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 知识与技能 了解矩形有关概念,理解并掌握矩形的有关性质.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推 理意识,掌握几何思维方法.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以及自主合作精神;体会逻辑 推理的思维价值. 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重点 掌握矩形的性质,并学会应用. 难点 理解矩形的特殊性,探究矩形特殊性质. 重点、难点、关键 关键在于 把平行四边形的演变过程,迁移到矩形的 概念与性质上来,明确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三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四根木棍做的平行四边形. 学生准备 平行四边形框架、复习平行四边形   的性质.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四、教法和教学手段 实验操作法、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发展合情推理能 力,丰富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和体验. 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条件. 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根据本课内容和初二特点及目标教学的要求,采用边启发、边分析、边推理,讲练结合的方法.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教学流程图 复习引入 实验探究 生活 模型 小结 概念 建构 作业 演 练 性质及 证明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边 对边相等,对边平行 角 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对角线 对角线互相平分 (学生回答,多媒体演示) 复习旧知识,为探索新知识提供思考方向,温故知新. 2.探究引入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何时最大,此时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多少度? (2)观察图形,与平行四边形相比较有何特征 (学生拿出自制平行四边形学具,分组活动) 不同学生的智力、能力、基础不一,在探究中我注重组内帮带,以互帮互助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提高,其分组的原则是:每小组五人,数学成绩优秀的,组织能力强的、动手能力强的、成绩中等的、基础差的各一人. 3、矩形的概念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分析、交流,引出矩形的概念,并用课件展示矩形图案,让学生感受数学美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强调:平行四边形+一个角为直角=矩形 矩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矩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平行四边形与矩形具有怎样 的关系? 稍加考虑便可得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应该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矩形 平行四边形 探讨: 矩形的边、角、对角线除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外,还有其它的不同性质,究竟矩形具有哪些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呢? 各小组积极展开活动,教师在小组中巡视,但对小组的活动不加评价和暗示,尽可能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 . 4.矩形的性质 通过观察、测量、分析、证明等手段的采用,矩形的性质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