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我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激发他们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应拘泥于生物学上的专有名词和概念,要让学生深入探究生物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有助于他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 生命世界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神秘感。对于“我从哪里来”这个话题,学生的问题很多,但在家长处得不到答案。为此本课通过“搜集信息--交流信息—游戏体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胎儿的发育、形成过程,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感受母子亲情,从而知道繁殖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三、学情分析 ?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已经对科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具备查找资料、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的学习能力。因为“我从哪里来”对学生充满吸引力,因而学生好奇心较强,在课堂上会有较高的兴趣来参与学习过程并积极参与讨论。 四、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我从哪里来”,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了解胎儿发育的大致过程。 3、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二)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和善于学习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生命的珍贵、来之不易。 2、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学会感恩、珍爱生命的思想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我从哪里来”及胎儿发育的大致过程。 教学难点:感受生命来之不易,通过体验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感悟亲情。 六、教学准备 课件 胎儿成长发育的视频 相关图片 伴乐 七、教学过程设计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想要带着你们一起踏上生命的旅程,希望能和同学们度过一节充满快乐的科学课。 (一)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是我们第一次见面,你们可以亲切地称我王老师,但我们彼此之间并不了解。那么,现在,老师给大家一个了解我的机会。我今年已经27岁了,你们猜一猜老师结婚了没有?(结婚了)猜对了。 (课件展示婚纱照) 2、比较猜测,导入课题 这就是老师结婚时拍的婚纱照,那么,同学们再看第二张照片,这是老师结婚两年后拍的孕照。同学们,擦亮你们的眼睛,仔细地观察并且比较一下,两张照片上的我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呢? (生:婚纱照上老师的肚子是平坦的,而孕照上老师的肚子高高的隆起了。/老师的肚子变大了。) 同学们再猜一猜,为什么老师的肚子会变大呢? (生:老师怀孕了/怀小宝宝了。) 咦?宝宝是从哪里来呢?而在座的每位同学,你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索生命的奥秘———我从哪里来。 【板书课题:我从哪里来】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两遍。 (二)探究新知 1、回顾生活,师生交流 (1)提出问题 不知道在大家很小很小的时候,有没有很好奇地问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这个问题呢?我是从哪里来的呢?长辈们是怎样回答你的呢? (2)指生汇报 生:从路边捡来的;(爸爸妈妈和你真有缘分啊!) 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和孙悟空一样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太神奇了!) 超市购物赠送的;(那爸爸妈妈需要买多少东西才能赠送你这个无价之宝呢) 网上下载的;(看来需要不少流量。) 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 (3)师总结交流 这么多想象力丰富的答案,你们更相信哪种说法呢?(生: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为什么你们会相信这种说法呢? 比如怀孕时的我,肚子很大,现在我家宝宝已经出生了,同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